LiNiCoMnO/C(0.2<x+y<0.8)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商品化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LiCoO<,2>一直占据了正极材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但是Co价格较高,LiCoO<,2>的成本已经占到了锂离子电芯成本的40﹪以上,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很有意义.为此,本文开发了新型的多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1-x-y>O<,2>并组装成电池进行了性能检测.
其他文献
目前DMFCs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甲醇阳极氧化过电位太大,活化极化严重,需进一步提高阳极电催化剂的活性.本文用缓冲溶液调节pH值,利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Pt-Ru/C催化剂,通过粉末微电极测试稳态极化曲线,比较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
实验发现,用SmO和GdO,共同掺杂时,可以使CeO2基电解质的烧结温度从1600℃左右降低到1450℃.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掺杂后的烧结体,SmO和GdO完全固溶,与萤石结构的CeO立方晶标准图谱稳合.烧结后的相对密度达到97﹪.SEM对断口观察显示断口主要为穿晶断裂,断面粗糙.800℃的电导率达到0.0718Scm .
本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反胶束法合成Pt-Sn/C催化剂,采用TEM、XRD、XPS等研究手段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在甲醇电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CeO催化剂,用于甲醇重整气中CO的选择性氧化去除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FMC)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DFMC的核心部分是电催化剂.本文采用gaussan98程序,研究PtMo与PtRu催化剂的CO中毒问题,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及催化性能,并寻找一最优合金配比.
在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中,LiCoO以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占据了正极材料的主要市场份额,但钴金属资源贫乏,其价格高昂.寻找LiCoO可能的替代材料一直是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合成工艺地制备了LiNiCoMnO多元材料,并初步考查了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本文在相同的恒电流沉积条件下,主要就PbO薄膜的形貌和所用基底关系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优化形成孔状或小晶粒PbO薄膜的条件.所研究的基底分别是Au,Pt,Ti,氧化铟锡(ITO)和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所制得的PbO薄膜用不同方法进行测试和表征.
甲醇虽是一种很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燃料,但它对人体的毒性也引起了人们一定程度的担心.为此,有些研究者尝试用其它的有机小分子,如乙二醇、甲酸、异丙醇等,作为甲醇的替代物,研究其电化学氧化行为或直接考察其燃料电池的性能.
本文采用低熔点的KNO作为反应介质制备纳米颗粒LiCoO材料.在700℃制备的纳米LiCoO样品具有良好的高速率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本文通过对LiNiCoO掺杂Al元素,有效提高该阴极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减少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并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库仑效率.该材料制成扣式电池显示了极佳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可取代LiCoO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