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前臂背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来源 :2012全国显微修复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20侧成尸上肢标本,观测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区穿支数目、位置、外径以及最粗皮支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测量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骨间后动脉交叉处血管外径和到最粗穿支发出点的距离.同时观察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有(3.0±1.1)条穿支,去除外径小于0.2mm者,还有(2.6±0.8)条.穿深筋膜点穿支外径(0.4±0.2)mm,发出点外径(0.5±0.3)mm(P>0.05).最粗穿支从穿深筋膜点和发出点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分别为(5.5±1.1)cm和(5.6±1.6)cm(P>0.05).神经支和血管交叉处动脉外径(1.5±0.2)mm.最粗穿支发出点到交叉处距离(10.8±3.3)cm.前臂后皮神经在前臂位于脂肪和深筋膜层间,其终末支支配前臂背侧下1/3皮肤感觉.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神经横径(0.4±0.2)mm,距离肱骨外上髁和尺骨茎突远端连线垂直距离(1.2±0.6)cm.结论:以骨间后血管为蒂可在前臂下1/3设计游离皮瓣,携带前臂后皮神经可构成感觉皮瓣.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后路显微镜辅助下微创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终板电凝治疗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从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行脊柱外科专用显微镜辅助下
作者研究确定低剂量浓缩铀UO2F2内污染机体后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浓缩铀UO2F2内污染对脾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活性和脾淋巴细胞紫外线诱导的非程序DNA合成(UDS)的免疫毒理效应。结果发现,低剂量浓缩铀可诱导免疫活性细胞产生适应性反应,使得细胞对高剂量浓缩铀引起的免疫毒理效应如白细胞介素-1活性抑制和紫外线诱导的UDS功能降低变得较不敏感。免疫活性细胞适应性反应的诱导具有一定的剂量范畴。诱导适应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Endobutton系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两种不同固定术式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运用Rigidfix和Endobutt
会议
  目的:探讨瘤段骨灭活回植术治疗骨干部恶性骨肿瘤的实用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瘤段骨灭活回植的方法共治疗骨干部恶性骨肿瘤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57岁,
会议
  目的:分析探讨显微操作下颈椎后路神经根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20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接受颈椎后路神经根孔扩大术治疗
会议
  目的:通过对前足损伤的患者进行5年以上远期回访,对比跖骨缺损后不同修复方式对足踝部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提高手术疗效和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解放军89医院1998.6-2004.6期
会议
  锤状指手术通常所用的切口种类较多,但各有利弊。本文指出将似“T”形切口用于锤状指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术中显露充分,术后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的效
  目的:探讨皮肤及骨组织严重缺损的小腿难治性骨折同时合并胫前或胫后主干血管缺损时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患侧腓肠肌内或外侧血管、对侧胫后血管、逆行胫前或胫后
会议
  本文分析了自2006年来陆续接诊较为严重的犬咬伤手部患者共计68例,视情况给以局麻、神经阻滞麻醉,一般选用臂从神经阻滞麻醉。首先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用碘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