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一个水分胁迫响应相关的醛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旱植蔗面积已占全国植蔗总面积的85%以上,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蔗糖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克隆的抗旱相关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并克隆与水分胁迫相关的基因,通过对基因的表达分析进一步解析植物的抗旱机制,以期为甘蔗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消减文库技术结合cDNA芯片技术筛选水分胁迫诱导的基因的EST序列,根据筛选到上调表达的感兴趣基因ESTs序列,用RACE技术获得了SSADH的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该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消减文库技术结合cDNA芯片技术筛选的ESTs中含有4个推测为SSADH基因ESTs,在水分胁迫处理的斑茅中均明显上调表达.通过RACE扩增获得甘蔗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914bp,其中5端非编码区25 bp,开放阅读框为1581bp,3端非编码区306 bp,在1749处有终止加A信号AATAA.克隆的甘蔗全长cDNA序列进行NCBI比对分析显示,所克隆的甘蔗SSADH全长cDNA与拟南芥(NM_106592.3)的ALDH5F1同源性为73%,表明克隆的cDNA序列可以归为甘蔗的醛脱氢酶家族基因ALDH5F1.通过荧光实时PCR分析SSADH表达表明,参与干旱胁迫下的全程响应,并证明水分胁迫下该基因表达与Ca2+的存在调控关系.因此本研究克隆的SSADH基因可能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起重要作用。 [结论]首次报道了甘蔗SSADH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该基因为一个水分胁迫响应基因,其表达与Ca2+存在调控关系.
其他文献
重组甘蔗AcC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其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存在。用Ni2+-NTA亲和层析柱对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在层析柱上直接复性及纯化的方法比在变性条件下Ni2+-NTA纯化然后稀释透析进行复性的方法简捷、效果好,获得的目的蛋白质纯度大于98%,活性为132.58nmolC2H4/mg·h.
对6个甘蔗品种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不同品种、不同取材季节和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基本培养基中,以N6培养基的外植体褐化率最高(35.44%),其次为Miller培养基(27.15%)、White培养基(17.87%);采用不同蔗糖浓度处理,以40g/L处理的外植体平均褐化率最高(40.24%),其次为30g/L(33.95%)、20
通过计算广西区域多时相MODIS-NDVI值,结合GPS选定甘蔗样本训练区多时相NDVI值变化曲线,以及甘蔗生长周期长达8个月至1年以上,蔗糖生产期间甘蔗面积逐渐递减的特性,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非样本训练区甘蔗种植信息,最终实现广西区域的甘蔗种植空间分布遥感信息的提取。经对遥感影像图甘蔗连片种植区域、零散点种植区与GPS实地定位调查比较,结果表明广西区域甘蔗种植信息遥感监测与实况相符。在此基础上,对
本文利用改进的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对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微管骨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四种典型的循序变化的徽管列阵。即周质徽管、早前期微管带、纺锤体微管及成膜体微管列阵,同时,还观察到在各种典型徽管列阵的相互转变过程中,存在各种徽管列阵的中间过渡状态.甘蔗茎尖正在伸长的幼叶部位细胞的周质徽管主要为与细胞伸长轴垂直的横向周质微管;茎尖幼叶部位伸长缓
经过热处理脱毒后的果蔗Badila在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Fv/Fo及Yield等参数值均高于未脱毒的。各处理的脱毒苗以愈组苗的叶绿素含量比茎尖苗的高;Pn、Gs、Tr值以愈组苗最高;Fv/Fm、Fv/Fo、YieId值也以愈组苗最高。
桂糖02/901是由广西甘蔗研究所育成的最新优良品系。表现出高产,特早熟,特高糖,适应性强,宿根性好,糖分稳定,蔗汁品质佳,纤维分较高,节间长,能自动脱叶,不开花,抗倒性强等优良种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糖厂和蔗农具有双盈的特性。本文介绍了桂糖02/901甘蔗茎产量和形态特征,阐述了桂糖02/901的生长特性,提出栽培技术要点。
用限制性内切酶从目的基因供体质粒和质粒载体pBI121上分别切下大小约1.0 kb的目的基因和2.0 kb的GUS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在受体质粒pBI 121载体已切除的GUS基因位置上,构建成不含有GUS基因的甘蔗ACC氧化酶正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aco和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antiaco.利用冻融法分别将正义植物表达载体pBIaco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BIantiaco导入根
甘蔗黑穗病是最严重的甘蔗真菌性病害,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鉴定是深入解析甘蔗品种抗黑穗病分子机制的基础.本研究以12个3锚锭引物和8个5随机引物构成引物组合,运用DDRT-PCR差异显示方法,分析了甘蔗品种NCo376和F134接种黑穗病菌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经克隆、测序和半定量RT-PCR验证,共获得了7条真实差异表达片段,这些片段分别同GenBank中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
甘蔗花叶病是由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引起的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本文目的是制备可用于甘蔗花叶病毒E株系(ScMV-E)检测用抗体.首先将ScMV-E外壳蛋白基因连接到pET29a(+)上,经PCR检测、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ET29a-CP,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后,采用His Trap Kit纯化目的蛋白,
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inn)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构建甘蔗全长cDNA文库,从甘蔗中提取总RNA和分离mRNA,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1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量的双链cDNA,同时比较了不同双链cDNA与载体的连接效率和转化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甘蔗叶片cDNA文库库容和重组百分比分别是1.8×106个克隆和98.6%,插入片段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