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手术时间点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的伤后至手术时间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1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1例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根据伤后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2组:早期手术组(伤后7d内接受手术治疗),共14例;晚期手术组(伤后7d以后接受手术治疗),共17例.观测入院时、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JOA评分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早期和晚期手术组JOA改善率进行比较,采用散点图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伤后至手术时间与JOA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 ~ 25个月[(16.10±4.54)个月]随访.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早期手术组随访时的JOA改善率优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散点图及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伤后至手术时间与术后随访时的JOA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的伤后至手术时间与手术疗效呈负相关,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越短,手术疗效可能越好.
其他文献
To improve alum adjuvanticity,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coated alum nanoparticles (PLANs) via chemisorption were prepared utilizing the phosphophilicity (avidity for phosphate)of aluminum as well as a
会议
目的 经颈、头半棘肌间隙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头、颈半棘肌间隙入路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12例,置入螺钉49枚,观察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CT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临床应用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颈、头半棘肌间隙易分离,创伤小,侧块、关节突外侧显露清晰,椎弓根螺钉植入方便,有4枚螺钉穿破管壁(4/49),无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头、颈半棘肌肌间隙入路为神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下后路间断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对其最佳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技巧初步总结.方法:综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资料、年龄及手术方式的意愿性等多因素制定纳入标准,目前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64.70±6.85)岁.全麻满意后,俯卧位,采用德国SPINENDOS全脊柱内镜,联合专用冲击式枪钳、环锯经后路对狭窄节段的椎板间
会议
目的:研究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 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5天内或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1、3、6月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
会议
目的:探讨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Zina)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4年2月采用三友Zina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的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30例(经皮组),与同期行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与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 评价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其中男61例,女34例;年龄17~81岁,平均36岁.突出节段:L3/4 2例,L4/5 50例,L5/S143例.术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痛(7.13±2.18
会议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由Michele和Krueger发明,从脊柱后方通过椎弓根进行椎体病变的活检和椎体感染的引流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Heinig利用这项技术进行脊柱骨折的前方减压,即通过椎弓根将椎体挖空后,再将后凸的骨折块夯人挖空后的椎体内,并于80年代发表论文时命名为"蛋壳"技术(eggshell procedure).
会议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应用于腰腿痛,以明确诊断及责任节段,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3例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76次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可疑责任节段进行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明确腰腿痛的责任节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94.7%(72/76)的患者结果为阳性,1例假阳性为股骨上段肿瘤.神经根阻滞前下肢放射痛VAS评分为7.84±1.9
会议
我院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为两例拇、中指缺失的幼儿实施了脚姆指移植再造拇指Ⅴ°缺损术,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中指Ⅲ°缺损术.分别年龄22个月,25个月,目前手术后10年,经过远期随访,再造的拇、中指外形和功能较满意.
目的 了解颈髓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HAP提供参考.方法 以358例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AP组和非HAP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颈髓损伤患者HAP的影响因素.结果 HAP多发生在伤后72 ~ 96小时,平均伤后(86.45±11.85)小时;颈髓损伤患者HAP的发生率为30.17%.HAP组和非HAP组在年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