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无痛性治疗

来源 :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室速发病机制以及ATP(抗心动过速性起搏)工作原理,论述了影响ATP成功率的因素,探讨了适合ATP治疗的患者选择及ATP工作模式的选择要点。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心血管疾病在心电监测中的表现及心电监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阐述了心电远程监护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复旦大学心电远程实时系统(“心连心”)的“心连心”系统架构
本文探讨了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TWA)的产生以及T波电交替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机制,介绍了T波电交替的检侧方法,论述了TWA的临床应用研究历程、现状,并分析了效果。
本文简单介绍了早期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室颤猝死相关性课题的研究历程,论述了IVF(特发性室颤)的规范诊断标准,讨论了需要除外诊断(特发性室颤的诊断主要是除外诊断)的疾病,如药
本文通过介绍心室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QRS波时限、受损积分、QT离散度、ST段异常及T波异常五个心电图指标的心血管病表现探讨了心电图检测心血管病的猝死风险,论述了静息心电图
会议
右室流入道间隔起搏是心室起搏的一种方式。本文逐个介绍了右室流入道间隔起搏技术的设想与原理、使用方法、定位、测试方法、固定方法以及应用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本文分析了传统部位起搏的缺点,阐述了选择部位起搏的必要性,论述了起搏部位的定义,包括传统的、替代的和选择性的,讨论了选择起搏部位的定义,探讨了选择部位起搏的益处。
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然而移动设备间的差异性很大,处理平台的异构性可使不同的移动设备支持不同课程资源显示格式。为了使移动设备
本文就CRT治疗心力衰竭的复杂机制中重要并已达共识的几个机制进行了探讨,包括:1、调整AV间期,纠正心室舒张功能障碍;2、调格VV间期,获得最佳的心室收缩功能;3、纠正后乳头肌功能不
本文首先介绍分析ICD故障的常用方法,如病史和体格检查、X线影像等,然后讨论如何分析和处理ICD频繁电击以及对室速或室颤治疗延误、缺失或无效。
置入性心脏起搏器及其相关技术从最初简单的VVI起搏到现在的双腔、三腔起搏器以及自动复律除颤器的置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心内科以及放射、麻醉、外科和肾脏病等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