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区域强对流的可预报性和物理机制分析

来源 :2012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江西省首次初冬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超历史的区域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强垂直风切变条件下产生的,上干下湿的层结配置是不稳定条件建立的原因,地面冷锋与辐合线叠加触发了对流的发生,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超级单体和弓形回波,造成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同时,在短期和短时预报时段内,预报员的分析经验和客观方法的预报都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具有的可预报性。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预报失误的原因,提出要结合物理机制去分析天气系统及其演变。
其他文献
  利用多普勒雷达监测资料和常规观探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6月23日北京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发现此次降雨过程为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出现的典型蒙古东移低涡天气过程,阻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安徽省市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会议在黄山市召开。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文根,副主任刘成典、吴静,副巡视员王守亚,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全省各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对2011年8月9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强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不稳定能量蓄积、水汽输送、中尺度抬升触发机制和对流云团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
  对热带气旋"南玛都"登陆后在福建莆田引发的特大暴雨的形成原因分析,发现这次局地特大暴雨是有利的暖湿切变型环境场、特殊的台风空心结构、台湾岛地形的间接作用以及高空
  本文对2000年以来受东北冷涡影响造成吉林省9场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利用近年来业务化的中分析方法,对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的风场、湿度场、温度场和气压场中急流、高空
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
期刊
2012年9月18~19日,四川省地方志期刊座谈会在成都市双流县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传达贯彻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会精神,通报全国地方志期刊情况;交流省、市、县级地方志期刊办刊经
  分析鄂东地区2003-2010年20个冰雹天气过程的天气雷达、灾情信息及NCEP再分析场资料,结果表明:鄂东地区雹暴主要以多单体为主,超级单体较少。雹暴主要有3种移动路径,即西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省州“十四五”规划发展战略调整,中共云南省巍山彝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