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的康复治疗模式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介入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40例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并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在实施运动训练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Fugl—Meyer评分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Barthel Index)、修改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测.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心理治疗介入的患者治疗前F-M评分32.55±4.60,治疗后49.35±8.80;Barthel治疗前37.50±8.19,治疗后57.00±9.09,HDS治疗前24.60±3.73,治疗后26.65±2.36,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都有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HAMD治疗前23.95±2.52,治疗后17.60±2.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A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介入的康复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能力,同时这种心理治疗的小组康复模式可扩展到其他专科疾病的治疗中.
其他文献
本文以特殊教育教师的自制教具比赛为背景,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特点;从个别差异出发,分析教学对象的特殊教育需求;从教师本身出发,分析自制教具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从自制教具本身出发,分析自制教具对整个教学的意义等几方面,全面的分析了教师自制教具对特殊儿童教学的重要意义.
目的:比较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2004-2014)、WF(2004-2014)、VIP(2004-2014)、PubMed(2004-2014) 、CBM(2004-2014)并追踪相关参考文献,收集针灸为主治疗脑瘫相关文献,根据研究目的设置Excel表格,由一名评价者按照表格独立提取资料,另一名评价者进行检查核对并根据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
目的:本实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胸部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将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行胸部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呼吸电刺激训练和常规治疗,训练频率为每次训练20min,每周训练3次,共进行4周;呼吸电刺激训练是一种结合腹式呼吸、电刺激呼吸肌和声光反馈技术为
会议
目的:比较推拿配合温针较单纯推拿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异,从而观察温针针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功能的改善程度.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及骨科住院及门诊患者60例,其均属于中医证型中的肝肾亏虚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中,各30例.两组均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治疗,治疗
目的:临床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系统(DRX9000)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在2010年11月-2013年9月期间,对113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每日1次,20次后结束试验.同时通过综合评分表评价该疗法对症状的改善情况.所得数据经专人整理后,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Wilcoxon检验,患者治疗后综合评分总分和腰背部疼痛与
本文针对本病的基本康复流程包括在悬吊下进行的局部肌肉放松治疗、牵引、肩关节活动度增加训练、肩关节稳定肌训练、活动肌动力训练和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等.初步临床观察发现,利用悬吊治疗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会议
目的:低频电刺激(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LFS)不仅具有输出效应而且具有输入效应,一方面通过输出效应诱发肌肉运动,增加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另一方面,通过输入效应提高皮层的兴奋性,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FES以往多应用于慢性脑卒中,近来发现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FES都有很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至今不明.有国内外的报道提示FES能促进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N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咽腔测压(HRM)对健康成年人与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及食管上括约肌(UES)进行动力学检测,探讨两者之间功能差异的原因,为研究健康人与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及UES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象为32名健康成年人与20名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健康组和患者组分别进行干吞咽和吞咽3ml水,同时应用HRM对其进行咽部压力的测定,并应用Mano View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