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

来源 :第7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常压等离子体设备,以空气为介质对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处理,并在15%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中进行接枝聚合.表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的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非织造布可以接枝上聚丙烯酰胺(PAM).经接枝改性的样品,亲水性得到持久提高,接触角由处理前的135°降低至110°,放置后接触角不变.未经接枝PAM的样品,放置后水的接触角回复至130°.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对PP纤维产生明显的蚀刻,接枝后的PP纤维表面有突出物.
其他文献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建林家电、电子设备、汽车、化工、交通等领域。本文主要概括了镁铝系阻燃剂的性能及特点,其阻燃机理及应用情况。
健康、环保、安全、以及具有不同功能的纺织产品层出不穷.本文对纺织品的功能性、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认证以及功能性纺织品的市场前景作了较全面的地论述.
本文将就以蛋白质分子、丙烯腈分子为主要载体中的N碳烯醛接枝共聚而成的新型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问题进行初步的实验和探讨.
防电磁辐射织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纺织产品,本文运用方差分析方法,通过对系列织物的屏蔽性能检测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屏蔽性能间的相关规律,选取最佳织物设计水平组合,为屏蔽织物开发提供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以期推动防电磁辐射技术的发展.
在18世纪中期,Franklin和Ailbard证明空气电荷的存在.此后不久几位自然哲学家把一些生物效应归结于它.在1899年Elster、Geitel和J J Thompson分别证明了空气电荷和空气中的气态离子有关.从此开始了空气离子发生器和空气离子监测设备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确定了空气离子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究.本文就产生离子功能纺织品及其检测进行了论述.
本文介绍了通过化学加工法和物理加工法制造纳米磁粉的两类方法,介绍了磁性粘胶纤维的制造,简述了充磁和测试测量的应用经验.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XRD图谱显示制得的纳米TiO2为结晶锐钛矿.进一步将纳米TiO2制成织物整理剂,并用该整理剂通过常规的浸-轧方法处理棉织物.分别测试了整理剂及处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示,整理剂和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纳米二氧化钛是基于光催化反应使有机物分解而具有抗菌效果。文章介绍了纳米TiO2的抗菌机理、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织物抗菌效果的测试方法。
根据我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与实际情况,摸索出全棉色织布纳米整理的工艺和技术,以及其与特氟隆整理的效果做了比较,取得了较好效果.
聚酯纤维优点诸多,也有不足,尤以吸湿、可染、抗起球、抗静电等性能不良需待改进,因而合成纤维的功能化问题倍受瞩目.研究了几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希望能在产业化方面得到进一步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