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乡县新增投资520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

来源 :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ingjie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项目针对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资源、栽培、加工、质控等产业关键环节的主要问题,发明了系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发明了采用热泵、热回收和水帘原理的温度调控,采用制冷冷凝水回收雾化加湿和带状LED灯阵的湿度与光照调节等节能技术;筛选出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辅助降血糖等功能和对肿瘤细胞及病毒有抑制作用的食药用菌品种;发明了原态提取、超高压提取、膨化结合发酵提取等食药用菌精
近年来,灵川县制定政策加强产业扶持,引导食用菌生产走产业化道路.自2004年在桂林市率先引进大棚蘑菇二次发酵栽培技术以来,相继引导、带动、扶持群众发展双孢蘑菇、金针菇、香菇、夏季高温菇、灵芝、云耳等品种规模化、基地化种植.通过配备空调及变温处理冷库等设施,探索温差出菇技术和优化最佳培养料配方技术,生产反季节秀珍菇,今年生产规模达到了40万袋,总产值320万元,为实现秀珍菇产业增产增效、菌农增收铺砌
横县积极发展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长期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作为龙头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推动双孢蘑菇产业不断发展.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专业工厂化栽培与农户小拱棚栽培相结合,从菌种生产、蘑菇栽培到蘑菇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去年,横县获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双孢蘑菇之乡"称号.
当前中国的菌文化体系已经在从业人员中逐步形成,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上菌文化工作已经带动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前进,在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普及了菌类的基本知识,使大众都能够得益。在自然及人为地与菌物接触和生产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以菌物为对象,研究和利用其与人类的关系,与菌物相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等都是菌文化,菌文化包涵食用
甜玉米全身都是宝.在横县,甜玉米所有副产品都得到了综合利用,玉米笋(生产过程中剥除的多余幼果穗)加工成罐头出口;甜玉米秸秆、苞衣、玉米芯等用来发展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等养殖业,或用来做种植食用菌原料,形成了"甜玉米—秸秆养牛—牛粪种蘑菇—菇料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延长甜玉米产业链,促进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甜玉米,在横县,稻草、甘蔗叶、桑枝等农作物副产品,以前都是废弃物
介绍食用菌生产方式中的工厂化智能生产、机械化设施生产、园艺式手工生产、生态型段木生产、仿野生人工生产等5种方式.指出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3种显著的特性:智能化的栽培环境控制系统,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设施,以及自动化的菌种接种设备.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