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丝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利用双螺杆挤出共混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含量的PS/MWNTs复合材料,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及HAUL-OFF熔体拉伸仪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直径几十微米的PS/MWNTs复合丝。实验表明,通过添加改性剂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纺丝最大拉伸比,改善复合材料的成丝性能。
其他文献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酶催化的苯酚聚合反应可以顺利地在胶束体系中进行,表面活性剂用量从0.1增加到0.4 g,聚合物的产率逐渐增加,而且,聚合物中四氢呋喃可溶
  小分子-大分自组装体系在药物输送、材料自修复、形状记忆、阻尼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有机小分子与丙烯酸酯共聚物杂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行为。采用4,4-
  本文以棉织物为基底,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软模板,采用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了聚吡咯/棉复合导电织物(
  本文通过超声胶乳混合-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GE隔离网络的天然橡胶(NR)/G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GE隔离网络均匀分散在NR基体中,复合材料的渗阈值为~0.6vol%,当GE含量为1.78vol%时
  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照明与显示领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得高效、低损、高均匀性与完美视觉相结合的照明与显示系统,成为这一领域所要解决的重要
  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本文采用两步法对CF/EP复合材料进行处理,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将CF/EP复合材料板材切割成10×10×2.5mm的小样块;然后,加入25ml的
  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是一个典型的相容性结晶性/无定形高分子共混体系。的前期研究发现:该共混物在合适的共混比例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本文选用50/50的
  偕胺肟基因为其能够和许多金属离子如铜,铅,钴,镍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可被用于处理含金属废水,而且形成的配合物在稀酸条件下能够解离,金属离子可被重新释放到溶液中,
  近年来,热电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集中在无机热电材料,但无机热电材料存在热电转化效率低、成本高、加工困难、有毒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与无
  高分子胶束是由两亲性高分子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可作为水难溶性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良好载体,高分子胶束载药体系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胶束在体液里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