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罕见初夏低温冻害天气个例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08年5月30日发生在陕西省榆林市一次强低温冻害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榆林市初夏罕见低温冻害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一次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等农作物幼苗造成灭顶之灾;(2)高空形势的有利配置使冷空气积聚,地面冷高在夜间控制榆林市,平流降温和晴空辐射降温叠加,增大地面降温幅度,也是形成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3)降温过程自西北向东南从长城沿线开始蔓延到黄河沿线,长城沿线的冻害最严重;(4)地面降温出现在高空降温之后,降温幅度大于700hPa高空24小时变温。
其他文献
天气变化对电力供给影响是非常大的。作者通过对桐城市日最大用电负荷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桐城市冬季和夏季日最大用电负荷的最主要的因子,降水仅在冬季的
会议
城市是人口居住的聚集地,经济高度集中的场所,是物资消费中心、能源消耗中心,也是生产和污染中心,极易发生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和与气象有关的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如火灾、空气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1986年的7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台风环流内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强对流过程机制,提高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能力,更好地确定指挥人工火箭防雹(增雨)的最佳方案,利用银川、固原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
会议
利用WRF模式和1°×1°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
会议
土壤墒情是政府决策部门抗旱减灾的重要信息,是农牧业抗旱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VB计算机语言编制了青海省28个土壤墒情监测站资料管理和墒情监测系统,系统主表
会议
庆云县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其中干旱与洪涝即水旱灾害是最严重的。针对该县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状况,根据不同地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结
会议
应用秸秆覆盖技术,可使麦田浇水次数减少1次,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却比对照地块大0.8%,产量提高2.0%,而且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实践证明,秸秆覆盖是一套简便易行,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干旱
近一、二十年,我国的旱涝发生呈现加剧趋势,对国计民生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的损失将越来越大,使人们对旱涝指标的研究更加重视和关注。日照市地处
会议
在盆栽条件下,以山农1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干旱胁迫,从土壤相对含水量100%、90%、80%……至10%。从拔节——灌浆期水分胁迫,胁迫结束时测定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胁迫结束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