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朱苦拉咖啡国际品牌开展宾川县文物旅游

来源 :2017首届朱苦拉咖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苦拉咖啡是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中国云南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种植的古咖啡树林,现仍在结果实、产咖啡,在当地并保留了百余年来的古老的咖啡制作、烘焙工艺,传承了古老的咖啡文化.因此,创立朱苦拉咖啡的国际品牌和传承朱苦拉咖啡文化非常必要.以此为契机,建议宾川县开辟两条文物旅游线路:一条以宾川鸡足山为中心,含金顶寺等10余处文物古迹;另一条以朱苦拉古咖啡树林为亮点,含平川镇10余处文物古迹.
其他文献
朱苦拉百年咖啡古树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珍贵遗产.本文针对古树现状,归纳总结了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树体防腐填充修补及采用围栏保护等古树保护性复壮措施,旨在为宾川朱苦拉咖啡古树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朱苦拉村百年古咖啡林采用的是的耕作方式,生动而又形象地表明了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活动的落后与无奈.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266万公顷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朱苦拉村古咖啡林,是一个近代沿袭远古彝人刀耕火种进行农业生产最为经典的缩影.对于开发朱苦拉乡村游的首要问题是自身定位,因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差异是其存在的基石和灵魂.朱苦拉村乡村旅游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咖啡文化,而更应该是"沿袭古人刀耕火种并土法制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conserving and protecting Zhukula Coffee and suggests different means available for the purpose.Among the conservation possibilities the foremost is to conserv
针对宾川气候、朱苦拉咖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宾川县咖啡发展以现代农业庄园为主的建议,并就现代农庄建设提出了技术措施.
为提高云南咖啡知名度以发展咖啡产业,云南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以旅游带动的方式还没有大的突破.随着云南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全域旅游建设的需要,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应借力云南全域旅游的建设,通过融咖啡产业一体的全域旅游建设,带动咖啡产业新发展.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了云南咖啡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策略.
本文报道了从葡萄牙引进的国际主流咖啡栽培种与云南瑞丽品种进行比较性试验后的表现,通过对15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锈性、产量、质量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除391、392、394、395外,其他大部分品种在各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有的果实大而长,商品豆率较高,其中400、401、402等品种在海拔800m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杯品质量.
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全球贸易产品,2016年全球咖啡产量940万吨,消费量为920万吨,农业产值达1700亿美元.自从1971年在中、南美洲引进咖啡抗病品种种植以来,咖啡叶锈病(Hemileia vastatrix)得到良好的控制.然而,2008年起由于新的咖啡叶锈病生理小种的出现,咖啡叶锈病在中南美洲再次流行,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萨尔瓦多和巴西先后爆发,在2012/201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ain the durability of resistance to the ancient adversary of coffee, the leaf rust fungus, Hemileia vastatrix.Examination of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 known resistance ge
会议
针对云南干热河谷区坡地咖啡园缺乏灌溉条件的生产现状,简要介绍了咖啡园选地建园、培育壮苗、定植、施肥、地面覆盖、种植荫蔽树、中耕除草、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为进一步推进云南干热区咖啡生产提供参考.
决定咖啡杯品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如基因型、品种、环境、农艺特性、采果成熟的一致性、初加工技术、仓储、烘焙及萃取技术等,即从种子到杯子各个环节都影响咖啡的最终品质.卡蒂姆品系咖啡由于其抗锈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成为了云南咖啡生产中最主要的栽培品种.但随着咖啡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种植的咖啡不但要高产、稳产,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品质,因此充分认识卡蒂姆咖啡的特点和总结提升杯品质量的措施,实现咖啡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