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是研究认知抑郁易感者对于与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实验假设无论被试是否是认知抑郁易感者,高兴和伤心的面孔均能捕获被试的注意,然而,抑郁易感者的被试比正常者在面孔朝向任务中表现更差。本实验使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CAPS)中的图片作为实验刺激对抑郁认知易感者(n=45)以及正常人(n=51)进行面孔搜索实验。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在两张女性面孔图片(干扰刺激)中男性面孔(目标刺激),并且判断男性面孔的面孔朝向。结果发现,在高兴面孔作为与任务无关的面孔奇异项的条件下,抑郁认知易感者表现出与正常者相同的视觉搜索模式,并且,与全是中性面孔的条件相比,呈现高兴面孔(无论高兴面孔是干扰刺激或目标刺激)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更长。当伤心面孔作为与任务无关的奇异项时,抑郁认知易感者与正常者表现了不同的视觉搜索模式,抑郁认知易感者在伤心面孔作为干扰项刺激时反应时最长,而面孔图片全是中性面孔时,反应时最短。正常者在伤心面孔呈现的条件下,比全是中性面孔的条件下反应时更长。并且,抑郁认知易感者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正常组被试。因此,本实验得出抑郁认知易感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加工消极情绪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