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附63例病例分析

来源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57例63侧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其中6例分期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每例按2例单独病例进行统计,均经颈动脉超声、颈部CT 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手术方式以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主,其中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46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颈动脉补片修补术17例次.术中常规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决定是否术中转流,本组病例中有2例应用术中转流.所有手术的颈内动脉分离,阻断,斑块切除,动脉缝合等均在显微镜下完成. 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一月内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心梗及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经颈动脉超声、颈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术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52例次术后常规复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术前对照,3例有影像学可见的新鲜小缺血灶,其中1例发生在手术对侧,但所有病例未发生有临床表现的脑缺血症状.原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头晕患者症状均消失.1例术后出现非手术处理的切口皮下血肿,1例有一过性声音嘶哑,一月后好转,考虑系术中牵拉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所致,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等并发症. 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采用术中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监测及显微操作可提高手术的精细程度,能有效避免颅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显微小骨窗联合颅底脑池引流与大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 78例中重度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联合颅底脑池外
会议
北京保监办近日透露,北京保险业将建立两级“黑名单”制度,一是针对保险人及其代理人建立监管档案,二是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单和信用状况进行信息共享。这一措施是应对当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过程中对护理干预进行应用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和分别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电视机会做得薄如纸片吗? 开发超薄型显示器,是当前竞争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用于手机和个人电脑等设备的显示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从发射显示器到薄如纸片的显示
Cite soled,海地首都太子港内一个27平方英里的贫民窟。那里约有100万人生活在简陋的、没有供水设备、不通电的破房子里。而且即使是在那里的商业区,供电设施也只是零星可见,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在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02到2019.11时段内诊疗的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共78例,均匀划分为常规组(39
目的:探讨供应室优质护理的实施及对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为研究周期,分为两部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为第一周期,实行常规护理;2019年1月至2019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咳痰的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11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所有
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8-2010.8期间采用"微创血肿腔穿刺抽吸外引流+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9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根据头颅CT表现选择血肿最大层面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联合术后腰大池持续置管引流对于已破入脑室系统的高血压脑出血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2007年8月以来应用微创穿刺联合术后腰大池持续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