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印象投影技术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来源 :2015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中国(福州)ISAPS美容整形外科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根据贡布里希有关影像投射概念的艺术理论,以及受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构图和立体画派启发,设计基于印象投影技术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临床资料与方法:自2012年7月~2015年8月采用此技术理念进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年龄19~58岁,男性8例,女性57例。分别包括颞部、颊部凹陷;眶颧部低平;Poland综合症;Romberg症;局限性硬皮病;手背衰老;臀部平坦、四肢疤痕凹陷等。所有病例中移植2次有28例,5例移植3次。术前定位设计轮廓表现点、轮廓曲线、轮廓交界面,美蓝标记画线。面部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为主,辅以少量局部浸润麻醉。按照coleman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采集纯化脂肪颗粒,采用钝针技术注射。分别在目标点、线、面行微滴注射,注意尽量避开重要血管神经走行位置层次。注意观察容积变化,并注意灯光投射下轮廓高光点变化和术前设计目标的一致性。预期注射量完成80%后和患者沟通注射效果再完成剩余注射量。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Many factors have been reported to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major burn patients.Our aim was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analyze the mortality-related factors with extensive burn i
会议
Objective: Our goal was to examine whether EGDT improved outcome when employed in the resuscitation of adult sepsis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care bv meta-analysis.Methods: We searched for and ga
会议
目的:探讨头皮纵行瘢痕性秃发的手术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以来,收治头皮纵行瘢痕性秃发患者21例,局部均伴不同程度脱发,且周围头发难以掩盖瘢痕。手术切除线形瘢痕并设计连续Z字形切口,平行于毛发方向切开头皮,形成几何瓣并交叉易位,采用浅层头皮缝合法间断缝合切口。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局部皮瓣血运良好,切口愈合好。远期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呈连续Z字形,瘢痕两侧毛发交错生长,可掩盖瘢痕。结论:
会议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创面的中长期临床效果,并做组织学观察。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患者23例,术后3月、6月、12月、18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并作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后3、6、12、18个月,复合皮表面平滑,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现象,柔软有弹性,关节部位活动自如。组织学观察接近正常皮肤形态。结论:ADM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
会议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术中应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在判断血管吻合口通畅程度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例患者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行乳房再造的患者,其中共吻合动脉10处,静脉12处.术中均应用ICG造影,观察判断各血管吻合口通畅程度.结果:ICG血管造影显示12处静脉吻合口均明显通常,10处动脉吻合口中,1处可见吻合口明显不通畅,再次吻合后ICG造影
会议
目的:研究体皮肤痣与巨痣美容修复技术,实现疤痕最小化效果.方法:选择1972例痣者,其中,普通小痣1800例和兽皮痣172例.分为5组进行治疗:环切自愈组、切除缝合组、局部皮瓣修复组、皮肤移植修复组和皮肤扩张皮瓣修复组.其中,切除缝合或在深筋膜浅层面埋置400ml-800ml大容量扩张器.超额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4倍,间断注水扩张持继时间为90-120天,有23例病人完成注水扩张后做皮瓣延
会议
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慢性创口张力性缝合切口愈合的影响,探讨促感染性慢性伤口愈合新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因慢性溃疡创面在我科住院治疗12位患者,针对其16例难愈性创面行直接清创缝合术或清创+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切口表面覆盖医用海绵,无张力下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以固定伤口,减轻包扎换药难度。术后伤口每3天更换负压吸引材料一次,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持续负压真空状
会议
目的:摸索PRP制备过程中提高其血小板收集量的最佳条件,并探讨PRP改善慢性创面愈合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探索第一次离心条件(全血):离心力分别选取200g、300g、400g、500g,离心时间5min、10min、15min,离心后收集血浆层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分离率=血浆血小板浓度×血浆总量/(全血血小板浓度×全血总量)×100%.2.探索第二次离心条件(血浆):离心力选取800
会议
目的 探讨应用内眦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①10具新鲜成人尸体行一次性动脉造影及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观测内眦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等.②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临床应用内眦动脉为蒂的角形穿支皮瓣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创面21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0例,基底细胞癌9例,色素痣2例,切取的皮瓣面积1
会议
目的:探讨ADSCs辅助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当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1抽取脂肪组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储存,另一部分利用消化法提取ADSCs,ADSCs与储存脂肪颗粒细胞汇合用于108例患者,232部位面部移植。追踪观察回访6个月至24个月。结果:62例患者126部位于3个月后做第二次注射,补充注射后患者满意。结论:ADSCs辅助脂肪移植用于面部年轻化,可减少游离移植脂肪的吸收,增加患者满意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