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茶”贸易制度的变迁及其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茶贸易”作为一种连接内地与藏区的古代贸易形式,其贸易制度历经唐、宋、元、明、清的变迁,虽然最后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消失,但其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边茶”贸易及其所产生的“茶马古道”,实现了“羁縻”政策,从而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边茶”贸易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产生,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边茶”贸易不仅促进了内地产茶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藏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边茶”贸易而产生的“茶马古道”还是一条民族文化走廊,是独具特色的马帮文化和茶文化的载体,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宋金元时代青州与济南的比较研究,以复原二城在时段内的变迁轨迹,从而对明初山东半岛行政中心转移的深层原因作出回答。
本文以游牧于草原及半农半牧地区的吐谷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交通网络、军事地理等要素着手,讨论吐谷浑建都伏俊城的价值取向及其与中原政权都城选址特征的差异,进而探寻游牧民族建立都城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桂海虞衡志》既含有明确而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丰富而科学的生态环境史料价值,而且对后世的史书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史载:“《岭外代答》,宋周去非撰”;“淳熙中官桂林通判。是书即作于桂林代归之后。自序谓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见闻,录存二百九十四条。盖因有问岭外事者,倦于应酬,书此示之,故日‘代答”,。可见,上述《桂海虞衡志》在生态文化与环境史料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绝非溢美之词
本文对唐宋时期西南华南虎、西南地区猿猴等灵长类动物、西南蛇类及有害生物、西南犀、象、西南热带植物等几方面进行了勘察与探究。唐宋时期在我国西部自然地理资源的认识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对西部自然地理资源与现象考察之全面、记录之详细都远远超越了前代,特别是在西部气候、西部矿藏资源、西部生物资源方面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和丰富的地理学思想。
古永昌郡由于地处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部,郡境内地形错落,山高陵峻,河谷众多,江河成了古道畅通的最大障碍。自西汉开西南夷、通博南山以来,就在这些重要江河上设渡搭桥以保畅通。这些桥梁因在古道中的重要连接作用而备受历朝历代重视,屡加修筑保护,故得以保存至今。根据用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藤索桥、木架桥、石拱桥和铁索桥等四大类。
无论是普洱茶热的兴起,还是茶马古道热的到来,二者始终作为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生,难以割裂。使得茶马古道备受社会关注的原因。历史上不断扩大的普洱茶市场需求,使茶马古道不断延伸、发展,并最终贯通各地。茶马古道在促进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对外开放,以及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和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而且,在全国上下极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作用必然会像极具亲和力的普洱茶一
弥渡,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地位,使她成为滇西地区有史以来交通铰链不可缺少的一环,并数度成为枢纽线,是历代中央及地方统治中心与滇西通联的必经之地.因此,弥渡历史上古驿道的出现是比较早的.据文献记载,有云南县(今云南释)经白崖(今红岩)至渠敛(今风仪)达龙尾城(今下关);云南县经迷渡至蒙化(今巍山);龙尾城经白崖、迷渡、密祉至定边(今南涧)开南(今景东)三条古道。纵观弥驿古释道,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
徐霞客他在游览西南时,特别是茶马古道沿途的日记中,对茶马古道这一地势差异最复杂,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壮丽的景色,丰富的民族文化都有逼真、生动的记述。1639年8月16日日记中写下:“又东北盘崖麓而上,二里而下。半里,忽涧北,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大路过其下,时驮马己前去,余谓此奇境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关而涉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
南涧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必经之路,是整个茶马古道庞大交通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含有古街市、桥梁渡口等多个重要遗存。南涧境内主要有两条贯穿南北的古道干线,一为东线,古称“下景东背盐巴老路”;一为西线,古称“走夷方老路”。东线:由景东至南涧过弥渡到大理的一条古道。南涧境内虽出产茶叶,却因食盐(磨黑井和按板井)匾乏影响人民生活,而景东、镇沉一带盛产食盐。这条骤道自然就成为了大理西南部与产盐地区的重要
马帮开辟了“茶马古道”,同时也创造了“茶马古道”文化,并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使者。同时马帮目睹了当地各民族的文化,并在无意中吸取了其中的成分。马帮使各族间互通有无,很多时候是以物易物,这也使各族在饮食文化上互相产生了影响,马帮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