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报告

来源 :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考察对象,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从论文检索数据、学科、关键词等视角切入分析,试图寻找到客观评述的基础。从总体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中国呈现出分布广、发展快的势头。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我们无法准确地将其定位于某个学科,或认为其从属于某个学科。在这种情形之下,划定其研究的领域才可能寻找到一条清晰的评述思路。2001—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效表现为:一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研究不断深化。二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领域的个案研究各有进展。三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领域不断拓展。存在的不足体现为,一是一些核心问题还在讨论中,没有形成共识,一些重要的问题学界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口传心授式的民间技艺的深层文化内涵、价值与意义的揭示仍显力不从心。三是学术研究与现实实践要求互动不够。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大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日趋与国际相关领域文化语境接轨。然而鉴于中国大陆未及完全经历现代化洗礼即直接进入后现代的
会议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年仅59岁。时隔两年,侯耀文骨灰仍未入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事竟缘于侯耀文的遗产问题,谁动了侯耀文的
我叫李松芝,16岁上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57岁退休,40余年间就只干了一项工作——刑警。比起那些走南闯北、阅尽风光无数的人们,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似乎过得太单调、太辛苦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套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的衰败。在对河南省焦作市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
会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软实力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体现。因此,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工程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对其进行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商品化光伏电池及其产业链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接着阐述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和在高校建立屋顶光伏电站的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看到重视发表和出版民间文化书刊、论著的出
在历史的描述中去勾勒和阐述亦是学术综述写作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基于历史的写作方式,可能更忠于事实。在2002—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事件的梳理和年度研究情况分析后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环保,节能、且使用寿命长、亮度足,因而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中。但单个LED的灯具由于其亮度无法达到标准照明灯具的要求,因而通常仅被用作指示灯。
@@LED行业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LED制造企业从一轰而上逐渐开始了差异化的倾向,这是行业先驱企业用3-5年时间用不懈的技术实践和市场实践过程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