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吐蕃墓葬发掘和研究

来源 :7-8世纪东亚地区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发掘和研究,对唐代河陇地区吐蕃文化的构成、族属、埋葬制度和习俗、吐蕃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融合与交流,青海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等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北京对外开放的六家20世纪文化名人的故居、纪念馆在社会教育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文就此对名人故居、纪念馆在今后的宣传发展进行了讨论。
本文介绍了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近年来的发展与保护情况,并对其在日常中的管理、文化教育中的宣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位于黎平县与从江县小黄村交界之地,是一个有着1600多人的纯侗族村寨。黄岗侗寨原始的生存方式带来的自身问题与自然生态遗产保护问题,也让我们必须严肃地注意问题的内涵。其一,原生态生存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利弊;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其三,生态博物馆建设设想。
努图格沁(nutugchin)是地方性知识的拥有者,是游牧蒙古人牧场轮牧的指给者,他们拥有最丰富的牧草种属分类的民间知识。成吉思汗时期确立的努图格沁制度是游牧社会最重要的四季五畜轮牧制度,也是游牧社会保护草原、保护水源、保护山林、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和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制度。努图格沁不仅是勘察牧场、营盘、选择四季轮牧、分配鄂托克和努图克五畜采食和牧户移营的管理者,也是草原生境合理利用的法定者,还是拥有丰
亚欧大陆中部,从蒙古到中亚各国广泛分布着干旱与半干旱地带,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草原牧业(游牧)与水资源丰富地区的绿洲农业相安共存,这一地区水资源有限,但是,日照、气温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象条件较好,为潜在的农业生产基地。因此,与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同,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期,尚未开垦的广袤沙漠地带开始了大规模的灌溉农业开发。本文利用一部分项目成果验证近几年的农业开发对这一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造
爆竹源生于我国,历经2000多年,已成为我国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爆竹民俗又是当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致灾因子之一。本文从灾害民俗学的角度,系统追踪了爆竹民俗自春秋到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基于统计数据和实例对爆竹灾害及人类的调控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引入爆竹民俗灾害链概念,对爆竹民俗灾害链从爆竹——火灾灾害链、爆竹——环境污染灾害链、爆竹——爆炸灾害链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上述研究,从致灾因子
探索民众的灾害风险认知是揭示风险潜在因素、开展有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选择了黄河滩区(河南段)和长江垸区(洞庭一鄱阳湖周边)调查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与防灾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139份有效问卷和51份访谈资料,结果显示:1.民众的洪灾风险认知整体偏低,其中主客观的水灾风险评估出现“乐观偏差”;防灾态度主要是依赖于防洪科技和政府应急处理能力等外在防
本文以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的一年多时间里,以敖力克嘎查为重点,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调查访谈和实地观测为依据,分析研究生态移民工程的生态效益。本次研究应用费用效益分析相关方法和“3S”技术手段,对野外调查、访谈调查的资料和遥感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搬迁后的几年里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小规模、单一的奶牛养殖经济效益较低,很难让移民走上小康之路。因此,本文根据移民村实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附近的移民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对社区办公室进行的问答调查,以及以村民为对象进行的住户调查,明确生态移民政策及其移民村的地域特点,具体考察验证其社会、经济意义以及对地域村民的影响。草原地区“生态移民”或“移民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小长谷等2005),并就内蒙古自治区最近十年来迅速扩大的乳畜业及其与移民村的关系展开讨论。
本文作者为了使7-8世纪韩国考古学研究步入正轨,应把在7-8世纪居于重要位置的佛教遗迹从佛教美学史领域扩大转移到考古学领域,按遗迹种类考察7-8世纪韩国考古学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