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沙滩排球被誉为"21世纪最杰出的运动",我国女子沙滩排球队伍曾先后登上世锦赛与奥运会领奖台,但在近几年世界大赛中却逐渐退出前八名的争夺。王凡/夏欣怡作为当今世界女沙排坛中的一对年轻组合,虽然搭配时间较短,但截止至2020年3月16日国际排联更新的世界排名中,王凡/夏欣怡组合世界排名第九,是中国女沙队伍中唯一一对进入世界前20的组合,代表当今中国女沙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女沙备战世界大赛的重点组合。王凡/夏欣怡组合近年来在亚洲及国内比赛中虽然战绩不凡,但在国际高水平比赛中却难以取得突破,说明其自身的技战术打法方面与国外高水平队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弱点与漏洞。并且现阶段还未有对沙滩排球制胜因素的相关研究,这不利于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发展。本研究运用沙滩排球技术统计系统(BVSS)对2019年度中国女沙王凡/夏欣怡组合参加的所有国际大赛的全部比赛录像进行统计与分析,共计62场149局;客观分析其技术运用效果与国际队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胜负局技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王凡/夏欣怡在胜负局比赛中技术指标运用效果的差异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的技术制胜因素判断模型,了解其比赛技术层面的制胜因素;在比赛技术运用效果及制胜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王凡、夏欣怡以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从运动员基本情况以及比赛情况方面出发,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为国家队备战世界大赛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比赛技术运用效果方面,胜局各项技术运用效果优于负局;整体发球效果较好,王凡的发球较为保守,夏欣怡的发球攻击性更强。整体接发球效果较好,接发球到位率80.8%,高于对手的78.7%,王凡承担了超过2/3的接发球任务,并保持较好的接发球效果,夏欣怡接发球失误率较高。在传球方面,上手传球运用率仅为2.7%,与国外队伍在传球技术运用方式上差异较大(P=0.000)。整体扣球效果一般,两人胜负局不同扣球技术运用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王凡的重扣得分率最高(58.2%),搓球的有效率最高(51.3%),夏欣怡的顶球得分率最高(58.0%),搓球的有效率最高(51.3%)。在拦网方面,拦网得分率(7.4%)低于国外队伍(8.8%),胜负局的拦网得分数(P=0.000)与拦网拦起数(P=0.036)差异较大。整体防守效果一般,王凡作为拦网队员,防守次数较少,效果较好,夏欣怡作为防守队员,防守失误较高,胜负局效果波动较大。2)在制胜影响因素方面,根据王凡/夏欣怡组合在胜负局比赛中技术指标运用的差异情况,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的技术制胜因素判断模型;所建模型为Logit(P)=0.568+2.109*发球得分数+1.432*发球一般数-1.182*接发球失误数-2.25*扣球失误数-1.239*防守失误数;经检验,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准确率达到91.9%,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发球得分数与发球一般数对比赛胜利有正影响;接发球失误数、扣球失误数、防守失误数对比赛胜利有负影响。研究建议:1)发球训练强调针对性;建议针对不同类别的队伍训练不同的发球方式与发球战术是发球训练的重点,并且王凡需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在发落点的同时增强发球的冲击力;夏欣怡需提高发球的稳定性。2)接发球训练强调配合性;配合可以体现在王凡被追发时,夏欣怡有针对性的准备二次球进攻;配合性也可以体现在两人中间结合部的跳发球王凡主动接,两人中间结合部的飘球夏欣怡主动接;配合性更体现在接发球不到位的调整上。3)传球训练强调趋势性;在传球训练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上手传球训练,或在训练以及比赛中布置相应的进攻战术,迫使传球队员采用上手传球技术,以此良性循环,不仅在传球技术上跟上国外队伍的趋势,更要在技术打法上跟上世界女沙的发展趋势。4)扣球训练强调多变性;在训练中加强对二传不到位球的扣球训练,加强主动求变的扣球训练,在比赛中需保持进攻的稳定性,适时转换扣球方式,主动求变,在对方高拦网或二传效果不理想时,避免强打造成无谓失误,通过观察对方拦网与防守位置,选择合适的扣球方式,达到扣球效果最优化。5)拦网训练强调侵略性;从取位、判断、移动、配合、拦网手型等方面强加练习,加强脚步移动,特别是针对不同对手布置不同的拦网体系,争取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拦网得分数。6)防守训练强调一体性;王凡加强拦网空跳后或拦起后对于周围球的保护防守训练,减轻夏欣怡的防守面积;夏欣怡加强对重扣的准确预判取位训练以及沙地移动训练,降低防守的直接失误数;王凡/夏欣怡可以提高传球的调整能力以及扣球时自我的调整能力,从拦防一体逐渐到拦-防-攻一体。7)在比赛中发挥自我技术优势策略与抑制对手技术优势策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