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 :2006制冷及低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制冷剂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制冷剂的评价方法,对目前汽车空调中消耗量较大的CFC12制冷剂的替代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汽车空调替代制冷剂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通过对现有替代制冷剂的性能分析,并考虑环境安全性能,认为提出的混合工质CMR02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是过渡期内比较理想汽车替代制冷剂。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近共沸混合工质R410A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管内换热特性的一些因素,叙述了强化沸腾换热的方法,并对光管和微翅管的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解释了微翅管强化换热的机理。
本文研究了R407C组分浓度误差对压缩机性能测试—量热器法的影响。文章在考虑计算精度的基础上,选取简便的计算混合工质数学模型,根据REFPROP软件提供的数据,使用MATLAB编程语言拟合数学模型,较好的计算了比容,焓等参数。
本文对R404A在食品冷冻冷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4A的基本物理性质,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R404A与R22两种制冷剂的循环性能进行了比较。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制冷剂CMR-02。文章比较了CMR-02与R134a和R12三种制冷剂在热工性能、环境性能、安全性与共沸性等方面的优劣,并比较了CMR-02和R134a的压缩机性能,,发现CMR-02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加显著,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加14.38%,符合环保要求,且成本低廉。
本文对空间制冷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介绍了FY-1D、FY-2C、神州三号、HY-1A制冷子系统的在轨性能,阐述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当前的空间制冷研制进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对西安交大制冷及低温专业(学科)发展和前景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专业(学科)成立的历史沿革、发展与现状、前景与展望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阐述了溶液除湿空调原理,从负荷转化处理的角度,并以湿空气焓湿图为工具分析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实质。文章基于溶液除湿技术,派生多种溶液除湿制冷技术新流程与工作过程,探讨了太阳能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定量分析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蓄能特性。
本文对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测试与控制方案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该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不同季节的运行工况的切换。系统能满足不同季节制冷、采暖和供热的需求,根据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热水箱在系统的接入位置可以通过阀门进行灵活切换。
本文对深冷处理动态冷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文章认为,深冷处理工艺有利于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结构尺寸的稳定性,所涉及的动态冷却时间跟其在冷却介质中的换热系数密切相关。文章在测量不锈钢平板试件在液氮浴中的动态温度变化以及把实测降温曲线同由经验公式模拟得到的降温曲线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修正了低温沸腾换热过程中临界热流密度和最小膜态沸腾热流密度所对应的温差,便于更准确地模拟深冷处理中的降温过程
本文阐述了热湿独立处理的热泵空调,并给出了部份复叠式热泵系统,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VRV系统等若干系统形式和方案,分析了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热湿独立处理的热泵能效比提高,有利于节能和扩大热泵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