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公民教育“回归生活”的题中之意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回归生活世界”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而教育回归生活的题中之意,就是回到生活的真正主体—公民的培养上.教育所培养的公民,一方面必须具有公共意识与公共生活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具有基本道德能力、理性能力和个人的基本美德.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必须把外在化的、工具性的目的与内在化、价值性的目的整合起来,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并从形式到实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其他文献
同义词之间概念意义基本相同,隐含意义、感情色彩和搭配组合仍有细微差别,但不易辨析.汉语词汇核心义来源于本义抽象出的特征义,统摄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段玉
一、本文缘起rn1998年,阮璞的《画学丛证》一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令不少中国学者读来颇感与时下学风殊异.它与更早出版的《中国画史论辩》并立,奠定了阮璞在中国绘画研究
期刊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间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国民性的现代化问题再次突显了出来。经过改造后的国民性是现代生产方式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反映,因此,充分参与到现
教师阻力是每个国家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教师个体通过隐匿的、个体化的努力,通过偏离、修改、钝化的方式将抵制行动潜入到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以减弱个人直
座落在湘西土、苗自治州清江中游高山峡谷之中的浑水河大桥于5月1日建成通车(见照片)。该桥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根据两岸基础、地形特点和便于地方施工,经反复比较,
学生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是其内在的关系意义的表达.经验和前见使得教师往往受对学生行为情势评估之支配,而往往忽略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而专注于学生行为的表现,致使教
据二十八日「莫斯科真理报」报道,列宁山上的国立莫斯科大学新校舍正在以苏联雕刻家、画家和装饰艺术大师的杰作进行装饰。新校舍俱乐部的走廊上将竖立普希金和高尔基的大理
启动现代化航船是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主要原因,其中直接诱因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当下提国民性改造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国民性中还存在与现代化人的理想特征不符的因素,实现人
  关于国民性的论述自古有之,清末民初国民性争论正式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当前在多元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国民性争论被再次提上议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论战,国人对
会议
五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举行了参观团营农场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 ①通过团营农场的参观,使儿童知道集体劳动、机器生产的优越性,认识农业集体化、生产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