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站群控系统在青岛万达广场项目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来源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站是建筑中空调系统的"心脏",集中了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万达集团在进行万达广场"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改造过程中,引入了专业冷站群控供应商,以观察其运行效果.本文对青岛CBD万达广场的专业冷站群控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采用"基准模式VS群控模式"的对比测试方法,对该群控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的冷站群控系统具备较强的智能寻优功能,节能效果显著,建议在更多的类似项目中进行推广实施.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高峰阶段,城市暴雨问题将随城镇化的加深和扩展而进一步凸显.本文介绍了美国暴雨管理系统的改进历程、制度构成、技术体系,并分析了其在管理控制和实施措施方面的特征,指出可供我国暴雨管理系统优化的有益经验.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到,从源头治理、就地消化并最大程度分散暴雨径流是暴雨管理的基本方略。这需要城市规划编制、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暴雨就地处理的技术要求,还需要土地开发
北京未来科技城作为北京市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区",从建设之初即秉承"低影响开发"理念,通过规划引领、指标分解、示范建设、动态监测的方式,提出了园区的径流控制目标,明确了指标落地途径,示范了工程实体形式,监测了技术应用效果.因地制宜地应用多种技术,建设了露骨料透水广场、道路雨水生态沟、雨水花园等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初步构建了效果监测平台,从而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底
面对我国城市日趋严重的雨水间题,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以指导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与普及。基于对可持续雨水管理体系发展历程的回顾,围绕雨水管理根本思路的比较,总结了低影响开发体系中常规非结构性措施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及其相应的水文功能,进而分析其对于空间形态的内在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项目,形态差异将导致雨水管理在负荷与效率上的显著区别
随着国家住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有大量的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成投入使用,本文以住宅最终交付使用的毛坯房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剪力墙住宅预制构件中机电管线预留预埋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对实现内装工业化的机电设计展望.在现有的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下,通过利用合理的竖井布置及管线排布,降低管线占用空间高度,最大限度的在满足管线可维修和更新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机电设计的关键;配合做好预制构件预留预埋是机电设计
本文简要概述装配式超低能耗被动房的概念和重要密封节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密封节点问题;通过装配式被动房的工程实践总结各重要密封节点的密封方法,并对实践结果采用鼓风门气密测试系统进行房屋密封性检测,验证了此类密封施工技术达到被动房的节能效果,证明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旨在为此类建筑的密封施工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形势下,以工业化住宅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如何认识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产业链中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影响深远的课题.应建立SDCA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定向培养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操作工人,强化对劳动技能的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加强技术培训,更好地培养新型技术、管理人才。建筑
本文阐述了香港公共建筑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其发展经验,旨在思考香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优势,为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探索及发展建筑工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为香港建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软实力”体现在政府制定各项行业规范和配套激励政策,“硬实力”体现在预制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以及标准体系的研发。正是因为香港房屋委员会坚持推行设计标准化、构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建筑。建造速度快、精度高和质量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管理的特点,采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建立了服务平台的框架,通过平台服务功能的设计和云计算技术的实现,完成了装配式建筑建造服务平台的构建.装配式建筑建造服务平台是以构件为基本管理单元,以无线射频芯片(RFID)为跟踪手段,通过芯片对
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对装配式住宅的关键技术、低层住宅的绿色化等方面进行探析.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建筑绿色化引入到城乡建设中去。目前我国各地预制装配式建筑低层住宅的实施和工业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与传统的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是明显的,低层建筑是一种较为高档的住宅,也是我国农村建筑的主题,因此对于处于城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很多还在使用寿命内的旧建筑被拆毁,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旧建筑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改造被重新利用,并顺应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青岛海慈医院原门诊楼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将其改为低能耗老年康复中心的目标.依据现存的问题提出适宜性改造设计策略,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建筑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对建筑的适应性改造设计,实现了基于性能优化的功能适应性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