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汹涌的势头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大陆和台湾在服务贸易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通过比较两岸服务贸易各自强劲的竞争力,看到了两岸服务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和巨大的合作潜力.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岸服务贸易往来与合作,提出以文化发展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从而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建议.
其他文献
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是我国极力推展的新兴产业,其经济产值是我国以后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两者之间产生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做大,须依靠互联网产业的推动,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须依附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与推动.面对全球化的新浪潮,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也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亦为两岸竞合的下一波发展主力.
随着大数据的风靡,各行各业都应用大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来为进一步地发展指导方向.应用大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服务贸易对于周边国家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变化,并指出发展方向.本文将通过对大数据以及服务贸易相关知识的介绍,分析中国在与他国进行服务贸易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劣势和弊端日益凸显.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结构性失衡,体现在服务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占比较高;生产性服务贸易占比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也影响着中国经济.机遇总是伴随危机而生,今年两会传递出的创新、创造等理念,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将是我国服务贸易由弱变强的机遇所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领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的同时,竞争也越趋激烈,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与东盟等国家的贸易.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建模原理,对云南省和东盟的进出口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ARIMA模型,并对云南省和东盟之间的进出口总额进行了短期预测,对云南省和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两岸的服务贸易加速合作,但目前的合作水平亟待提高.对于大陆和台湾整体而言,有诸多服务贸易门类还没有被覆盖,高端产业的发展更是滞后.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完善服务贸易的合作以及提升竞争力是两岸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然来临的时代,企业都面临新的挑战,金融深化和无国界市场的大背景,科技发展和产业分工日益深化,过去的行业价值链已经解构,新的行业价值链正在形成.信息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信息革命给传统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企业的运营模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产业中的咨询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竞争主体与企业助手的双重角色,受到信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包括养老服务产业.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还在探索发展阶段,相比养老服务产业成熟的台湾,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养老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两岸养老产业合作,对探索大陆养老产业发展道路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作用,对推进两岸经济与社会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一代服务贸易毫无疑问已经插上互联网这双"隐形的翅膀".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服务业演化出新的模式,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等,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不再限于"商业存在","跨境提供"日显重要.而"互联网+对外贸易"处于发展初期,并受自身限制,在贸易流程、出口产品类目及物流方面等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政府对"互联网+对外贸易"的逐步重视,整个流程和市场将会得到更好的规范,从而进一步推动该模式在中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auses the status and effect of economic factors to continuously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is new Characteristic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会议
从大数据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大数据的特征、国内外大数据发展动态,顺应大数据技术进展历程,预测了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从大数据的技术生态体系、数据处理、存储模式,以多学科融合与数据科学的方位,研究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开发和高效利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提出持续推动互联网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