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110例25~86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评价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应激.结果:通过环境、心理、体位、生理等护理,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感.结论: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主动参与护理活动.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熟练的操作技术,优良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感情沟通下,让患者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并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其他文献
目的: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因各种原因并发急性左心衰:如透析间歇时间长、饮食不当致水钠潴留、血压过高、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严重心律失常、动静脉瘘管分流过量等,均容易并发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总结分析及护理.方法:本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病人17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急性左心衰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因左心衰而死亡。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方法:以透析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话者进行了血液透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低血压进行了预防和护理。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46例患者在血透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本次观察均系我科长期血透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为56.5岁,均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结果:舒适护理可使病人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使病人主动参与护理活动。通过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程度均有改善,患者由不配合治疗转变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本文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传授腹膜透析有关知识,提供了许多学习材料和信息,再通过评价和反馈使大多数患者熟练掌握了腹膜透析正规操作及注意事项,能正确处理常见并发症,使腹膜透析感染率越来越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索无肝素CRRT治疗方法,充分透析改善氮质血症,预防出血的危险.方法:以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无肝素行CRRT治疗,并进行护理。结果:58例患者共行无肝素CRRT治疗237次,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出血加重。结论:无肝素CRRT适应于近期外科手术或手术后,又出血并发症和风险。特别是脑部手术、凝血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活动性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此法有多种技术,但基本类同,总之,盐水冲洗无肝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术)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肾穿刺术护理重要性的介绍,从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护理等方面对护理对策进行了阐述。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从心理疏导、用药护理、健康指导、感染控制等方面对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过程中的护理对策进行了阐述。
目的:通过血液灌流技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非特异性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以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对1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阐述。结果:7例患者,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3次后,皮肤痉痒症状基本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症状有所减轻。结论: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顽固性皮肤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控制老年血透患者的合并症,并对其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消除或减轻其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分析44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0岁)与62例非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心脑血管疾患、贫血、感染仍是老年血透患者最主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其
目的:比较传统离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和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两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动脉端向心性穿刺,对照组40例采用原始离心方向穿刺,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在同等时间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闭塞,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能显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