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借鉴格拉段制供氧实践经验,从经济性角度为川藏铁路制供氧技术选择提供参考。分析显示不同方式各自优缺点,液氧供氧方式可直接购置而减少电力消耗,但需要沿线液氧供应充足;变压吸附分子筛制氧适用于绝大多数施工营地技术成熟;分子筛和液氧均可兼顾应急和灌装氧气瓶功能,但隧道供氧时为安全考虑还需在供氧管道中引入新风;膜制氧浓度较低适用于直接供应隧道氧吧和正压式个人呼吸防护装备,但无法应急和灌装;增压设备是解决高原夜间睡眠问题和兼顾急性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的抢救的最好设施,但费用较高。因此各施工标段应综合考虑制供氧的成本与实用性,合理选择制供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