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uh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以便使术后患者有较高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的83例岩斜区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中颅凹入路23例、乙状窦后入路36例和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24例.结果术后恢复良好者69例(83.13%),SimpsonⅠ、Ⅱ级切除者51例(61.45%),死亡3例(3.61%).术后新增颅神经损伤31例(37.35%),有严重的功能障碍者13例(15.66%).脑膜瘤68例(81.93%),神经鞘瘤12例(14.46%),脊索瘤3例(3.61%).肿瘤巨大、与脑干粘连紧密、侵及海绵窦、有基底动脉供血等因素增加手术难度,影响预后.结论 保证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是最重要的手术目的.术前综合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残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用于微量残留病(MRD)监测的意义。方法:13例ITP、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47例AML患者为试验组,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中CD123的表达,并对其中21例AML患者进行MRD监测,常规检测抗体组合CD34/CD117/CD33/CD45,出现幼稚细胞群,无法判断MRD阴阳性者,加入CD123/CD3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Atg5的表达水平,探讨Beclin1和Atg5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46例AML(15例低危组、16例中危组和15例高危组)、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标危组、15例高危组)和15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eclin1和Atg5mRNA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体外IFN-γ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Gal-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采用纤支镜灌洗术收集健康人群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分离,用CK-18+,CK-19+和Vimentin-鉴定细胞,用0、80 pg/ml、400pg/ml、2 ng/ml、10 ng/ml和50 ng/ml的IFN-γ分别刺激HBE 0、3、6、12、24和48 h,收集细胞、其他总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以65例初诊AML患者(初诊AML组)和7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再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采用CD4、CD25和CD127三色荧光素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进而分析CD4+CD25+CD127low细胞在各组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