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H1突变对各级别胶质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首届神经外科微侵袭学术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脊柱脊髓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幕上各级别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的检测,研究IDH1基因突变对各级别胶质瘤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315例幕上各级别胶质瘤患者IDH1基因进行测序(其中WHOI级3例,WHOII级95例,WHOⅢ级37例,WHOⅣ级180例),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切除范围,KPS评分,生存时间等进行分析,了解IDH1及其他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15例胶质瘤标本测序后共发现112例IDH1突变,突变率为35%,且均为R132H型突变.其中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未发现突变;WHOⅡ级胶质瘤患者发生突变69例,突变率72%,WHOⅢ级发生突变9例,突变率24.3%,WHOⅣ级发生突变34例,突变率18.9%.
其他文献
[目 的] 探讨巨大鞍结节脑膜瘤术前影像学检查对手术风险评估、血管神经保护的指导意义以及术中肿瘤邻近结构的保护策略,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 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检证实的21例巨大鞍结节脑膜瘤(直径大于5cm)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8.7岁;病程6月-5年,平均1.5年,主要表现为头痛及视力视野损害,其中3例术前单眼完全失明.
目的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限制家属的探视,缺乏家人的亲情关怀和更多的有效刺激.为观察唤醒疗法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手术和非手术昏迷患者60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奇数编号的患者为研究组,偶数编号的患者为对照组.
会议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人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以便提高老年人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3年至2009年收治的132例65岁以上的老年颅内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手术、X-刀和非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106例,肉眼或显微镜下全切除79例,次全切除19例,大部切除8例.
会议
目的 通过总结15例颅颈交界区及高位颈髓肿瘤的手术方法,探讨该部位肿瘤的最适当的治疗方案.方法 在对15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和技巧进行充分术前讨论的基础上,其中行经后正中入路手术8例.经远外侧入路7例 13例行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其中2例采用重建钛板和颈3、颈4椎弓根镙钉固定的枕颈融合术,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痊愈,3例好转.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处治颈静脉孔区病变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 年04月间我院收治的7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神经鞘瘤4例,脑膜瘤2例、颈静脉球瘤1瘤.根据肿瘤侵犯范围分为:颅内型、颅内外沟通型.3例颅内型者采用远外侧经枕髁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4例颅内外哑铃状沟通型者采用远外侧经枕髁旁颈静脉突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其中1例颈静脉球瘤术前行肿瘤血供介入栓塞治疗.手术切口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GST-π和LRP表达的检测和六种常用化疗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相互之间及与病理类型关系,探索GST-π和LRP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对抗肿瘤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方法:纳入脑原发胶质瘤27例,术中留取新鲜标本进行①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检查;②免疫组化检测GST-π和LRP的蛋白表达;③原代细胞培养、MT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收集同期因颅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7例做对照组,完成
会议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影响因素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治疗52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治疗、随访资料.所有患者中大脑前动脉A1段优势42例,其中左侧优势31例,右侧优势11例.微创手术入路以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为主.夹闭动脉瘤48例,瘤囊包裹术4例,术中应用血管临时阻断技术15例.结果:术后随访4月—1.5年,优良37例,轻残1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大脑前动脉一侧A1优势与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Axon公司EpochXP型监测仪,共对1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中行头皮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中监测的变化作前瞻性研究.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良好145例,暂时性偏瘫4例.
目的 探讨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6例,放弃治疗3例.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5例.结论 双额脑挫裂伤病情变化迅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独特的手术时机,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方能取得医患都满意的效果.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