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胸腔积液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第四届兰茂论坛暨2017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腔积液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引发的一种并发症,特别是晚期肺癌、慢阻肺发作期.针对该类疾病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增加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收集科室3年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给予葶苈大枣泻肺汤煎服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其他文献
痛风病机为湿热邪毒瘀滞于四肢关节经络,阻滞经络,关节枢机不利,不通则痛。湿邪重浊、黏滞,致病缠绵难愈,又易日久化热,因此除湿热之邪需权衡湿与热的多少,用药时需两者兼顾,以达湿热并除的效果。本病是一个本虚标实病,急性期大多为实证,急则治标,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法,方选四妙丸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此方应用于痛风急性期屡见奇效。
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系指继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后,在远处关节出现的一种无菌性炎性关节病,通常用于描述肠道或泌尿生殖系感染后诱发的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已知风湿热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赖特综合征常继发于志贺痢疾杆菌感染后.近20余年来发现,沙门菌、衣原体、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肠道或泌尿生殖系感染均可诱发反应性关节炎.吴洋主任指出在中医学里并无“反应性关节炎”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高,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考虑与临床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有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肾固精方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
彭江云教授得吴生元先生真传,对于潜阳封髓丹的应用颇有心得。临床上对于口腔溃疡、咽痛较重者,常加板蓝根、山豆根、桔梗以清热解毒利咽;对于牙龈肿痛较重者,常加蜂房、骨碎补以止牙痛,消肿毒;对于肾阳虚甚者,可加补骨脂、肉桂以加强温补元阳之力,引火归元,佐细辛以温中下气,交通心肾;对于目赤肿痛者可加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等以清肝明目。凡当上热下寒证候可定,以潜阳封髓丹为宗帅,针对上热下寒表现侧重之不同随症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豪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流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两种刺激相结合,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并能正确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等作用.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
灸疗,古称灸螨,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点燃后在腧穴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助其温热性的刺激或药物的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医学入门·针灸》强调:“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了灸疗与针、药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补为用的联系.另有《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可见,灸疗有着自己的适应范围
在老年心力衰竭病症的治疗中,由于采用单种的西医治疗方法可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反应,致使老年患者无法忍受,临床疗效得不到提升。因此,应积极采用一种综合型的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老年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中医药方中的各药材成分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血液的顺畅流通均具有直接性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人剖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药方的科学合理配置,便能更快更好地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健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神经内科比较常见,属于顽固性疾病,在女性中发病较高,且多见于4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0.052%.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特殊优势,本文特以本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研究,对其施以火针配合圆利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为一种病因不明的非关节性风湿病,其特点是慢性全身广泛分布的骨骼肌疼痛、僵硬、感觉异常、睡眠障碍、易疲劳感、头痛、肠道刺激症状、关节区胀和麻木感等,伴有广泛分布的多个对称性压痛点.FMS脏腑辨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气血失和而致身痛不仁,证属气虚血瘀,营卫不和者,皆可合理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症见舌苔厚腻者,可加石菖蒲、砂仁;舌质
痛风属代谢性疾病范畴,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大多病因不明,后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痛风发病与地域、饮食、经济及医疗水平等因素相关.欧美地区痛风发病率为0.20%~1.70%,亚洲地区近年来患病率明显升高.在中国,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26%~1.59%和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