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鱼弧菌病病原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病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n)的肾脏、肝脏等实质器官及腹水中分离出1株致病菌即JA-46菌。其特点如下: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大小为(1~2)μm×(0.5~1)μm,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运动性,最适温度28-30℃,需盐生长,未见发光,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150μg/mL),发酵葡萄糖不产气,在TCBS上茵落呈黄色。经API-20E系统试剂盒检测和ATB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该菌为创伤弧菌(Vibro uulnificus);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4.1×104个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氟哌酸、先锋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药物对该菌株有抑制作用,但该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
其他文献
以亚心形扁藻为培养对象,基于10L全自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的过程特征分析,建立了一套亚心型扁藻光自养高密度培养的高效工艺,在全自动反应器中分批补料培养5d,最高藻细
会议
介绍了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和疫苗研制开发现状,并对活菌疫苗的开发策略、技术路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结合所承担的863计划项目的进展结果,评价了鳗弧菌减毒活
利用淋巴转化实验测试了抗原和有丝分裂原对牙鲆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低温廷缓或阻止牙鲆细胞免疫应答的发生,导致淋转水平下降。外周血和脾淋巴细
对福建海域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进行研究,调查发现6种本尼登虫病原,完成新本尼登虫季节感染动态和生活史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鱼群本尼登虫自然感染率平均52.14%(390/748),最高
免疫促进剂对鱼类疾病防治有很大作用,常见的对鱼类免疫防治有重要作用的免疫促进剂有:几丁质、葡聚糖、左旋咪唑、乳铁蛋白、生长素、维生素C、E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强鱼类巨噬
按常规方法免疫健康家兔进行外毒素抗体的制备。将制备的兔抗血清与等体积的外毒素混合,37℃下作用1 h后,观察毒素的溶血性及细胞毒性,取免疫前家兔血清(零号血清)作阴性对照,用
会议
淋巴囊肿病是近几年养殖牙鲆(cultured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bvaceus)感染较多的一种病毒病,由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itis disease virus,LCDV)引起。将LCDV接种牙鲆永生
以基因重组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工程疫苗,由于制备简单,成本低,免疫效果好,而受到各国渔业科学家的重视。本文讨论了生物工程疫苗的构建,免疫机制,接种方法等,对目前鱼用生物工程疫苗的
利用蛋白A亲和层析柱一步法,分离纯化紫红笛鲷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并用提纯的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血清免疫球蛋白(Ig)分子免疫纯系的balb/c小鼠,取其淋巴结
会议
从自然发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分离的病原菌,TL01,经鉴定为鳗弧菌,回接感染实验表明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TL01对大菱鲆腹腔感染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2.32cfu/g;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