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u取代M型钡铁氧体离子占位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暨第十七届全国微波磁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型钡铁氧体由于具有高的磁晶各向异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以及较大的居里温度而广泛地应用于环行器/隔离器等微波器件设计.通过离子取代可大幅提高M 型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其中尤以稀土离子取代最为显著.而分析离子占位可很好地调控和引导实验.在众多稀土取代中,关于La-Cu 取代M型钡铁氧体的离子占位尚未报道.
其他文献
近年来,FeCo基薄膜的微波软磁性能研究得到重视.按照Kittel 方程fr=γ/2π√HK·(HK+4πMS),软磁薄膜的铁磁共振频率fr 主要决定于磁各向异性场HK 和饱和磁化强度4πMS.相较于变化范围较小的4πMS 而言,HK 是外禀参量,其数值常有1-2 个数量级的变化,因此,调控HK的大小是获得高fr的主要途径.
会议
由铁磁金属与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复合多层膜的软磁性质与高频性质目前还没有深入展开.我们研究了铁磁金属/ZnO 多层膜系统的微结构以及高频软磁性质随半导体ZnO 层厚度的变化关系.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65Co35/ZnO]50 多层膜,溅射过程中基底紧贴于水冷转盘.
会议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微型化、高频化的应用,具有厚度薄、吸收强、质量轻、使用频段高等特点吸波隐身材料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磁性材料存在Snoek 极限的约束,不能满足在GHz 频段内的吸波需求.磁性纳米颗粒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尺寸可调控、可包覆的特点,由磁性纳米颗粒沉积成的薄膜具有可调控的Hk,可以突破Snoek 极限,因此磁性纳米颗粒膜可以在抗高频电磁干扰及吸波隐身方面得到应用.
会议
软磁薄膜在高频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磁器件,通常希望材料具有高磁导率μ,高饱和磁化强度Ms,低矫顽力Hc,同时具有高的各向异性场Hk 以提高材料的共振频率.因此,软磁薄膜的面内Hk 是一个关键参数,如何使软磁薄膜具有面内各向异性以及如何调制Hk,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同时得到高的共振频率fr、大的Ms 和电阻率ρ 仍然是一种挑战.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不降低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
会议
由于铁磁纳米线分散在氧化铝介质中形成的复合纳米线阵列薄膜有优异的微波特性,近年来有关铁磁纳米线阵列应用于微波磁性器件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其中铁磁镍纳米线以其优异的微波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献上如Piraux 小组[2]和翟亚小组通过扫场的方法研究了镍纳米线的铁磁共振谱性能.我们进一步通过扫频测量方法研究了镍纳米线的微波磁性,结合扫场的铁磁共振谱,发现镍纳米线在扫场过程
会议
NiCuZn微波铁氧体材料具有可调的饱和磁化强度,高居里温度、高电阻率以及较低的铁磁共振线宽,可广泛用于微波磁性器件,如环形器、隔离器等.上述器件是雷达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用以实现定向传输、匹配及去耦合作用.而上述器件的工作本质上与材料的铁磁共振线宽密切相关.
会议
近年来,磁性纳米结构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1].这些人工构建的纳米材料可开发出独特的物理性能,并存在潜在的应用.磁性材料的磁性跟它的尺寸,结构,结晶性等性质密切相关.纳米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有着低的反射和高的吸收,同时它随着纳米材料的尺寸,结构,结晶性不同而不同,因此构建可控的纳米材料,调控和提高其吸波性能也是当前的热点.
会议
尖晶石型铁氧体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电、光、磁以及催化等性能而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尖晶石铁氧体中,纳米锰铁氧体MnFe2O4 因其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起始磁导率和低矫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磁记录、目标给药、磁流体、电磁屏蔽、生物传感器、核磁共振对比剂、污水处理以及磁分离等领域[1-3].
会议
对医用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进行快速可控的规模制备已成为当下研究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皆因其特殊的磁学行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磁性纳米氧化铁作为MRI 造影剂和磁敏产热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然而,鉴于目前较为普遍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及高温热解法等虽应用较广,但因它们的设备较为简陋、反应条件苛刻而难以实现精确条件控制.此外,加热均由传导传热的方式来操控,以至于反应过程伴随的
会议
随着纳米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软磁性纳米材料典型代表的钴铁氧体,由于其优良的物理、化学、催化和磁性能,如: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高的矫顽力、高的居里温度、高频下低损耗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性能铁氧磁性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是当前纳米材料与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