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犬间皮瘤的病理诊断报告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皮瘤是一种犬猫极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国内少有报道.间皮瘤起源于体腔浆膜的间皮细胞.在诊断中发现了两例犬的间皮瘤病例,纤维性间皮瘤的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呈长梭形,伴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上皮样间皮瘤的瘤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角形,常有脉管状或乳头状结构,呈不同的分化状态,可形成高分化管状或乳头状结构,也可呈未现分化的片块状瘤组织,为结缔组织所包绕。管状乳头状结构的瘤组织构成腺样、管状或者囊性。混合性间皮瘤:又称双向分化的间皮瘤,在同一个肿瘤内伴有纤维及上皮2种成分。混合型间皮瘤瘤组织由上皮样细胞及肉瘤样成分组成,形态类似滑膜肉瘤。肉瘤样成分由梭形细胞组成,它与上皮成分常有过渡形式。
其他文献
皮肤组织细胞瘤是犬组织细胞增多病中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仅见于犬,约占犬皮肤肿瘤的15%.本文讨论的六例病例,来自于北京各动物医院送检的组织样品.本实验室诊断的六例组织细胞瘤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有:真皮内充满密集、中度多形性的圆形细胞,细胞在近表层处排列成条索状,深层为排列紧密的片层状。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嗜碱性,有较明显的小而圆的核仁1~2个,胞浆量少或适中,弱嗜碱性。皮
为了制备抗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囊膜蛋白(ENV)胞质尾区(CT)的单克隆抗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氨基酸序列,根据分析结果合成多肽,将此多肽分别连接钥孔血蓝蛋白(简称:CT-KLH)和牛血清白蛋白(简称:CT-BSA),用CT-KLH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间接ELISA
通过尿烷多次给药初步验证自主建立的P53+/-敲除小鼠,为国内用于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致癌实验替代方法提供可用的动物模型.共设计3个组,阴性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给予生理盐水,尿烷组1(P53+/-小鼠):给予尿烷,尿烷组2(野生型小鼠):给予尿烷,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共给药3次,给药剂量为lOOOmg.kg-1.给药后第8周开始肿瘤触诊观察,每周一次.给药后6个月后进行计划剖解,死亡和濒死动物迅速剖
绵羊肺腺瘤(OPA)是由B一反转录病毒属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本文就近年来中国针对检测JSRV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探针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寻找快速准确并适用于出入境检疫的JSRV检测方法提供参考.目前,检测JSRV的方法很多,PCR、核酸探针杂交、ELISA、LAMP等方法,但各
本试验用临床分离的一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鉴定荚膜分型为A型,并建立了鸭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模型.探讨P.m导致肝损伤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NO含量动态变化的关系.30羽18日龄中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脚蹼注射500CFU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感染后动态观察肝组织病变;检测诱导型NOS(i
为获得比格犬β-防御素cBD1基因的表达产物,根据GenBank发表的犬β-防御素基因cBD1(Canis familiaris beta-defensin-like peptide 1)的序列设计引物,提取比格犬睾丸组织总RNA,利用PCR扩增cBD1基因,然后将其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BD1,通过PCR、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本实验通过RT-PCR 的方法从比格犬的脾脏中提取基因组DNA扩增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转化入感受态细胞DH5α中,经PCR检测及测序鉴定表明,所克隆的目的基因为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与GenBank中登录的犬干扰素序列(NM001006654)的同源性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aIFN-α7,并转化至表达宿主
为探讨旋毛虫ISS534感染BALB/c小鼠肠道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对旋毛虫感染BALB/c小鼠肠道内细胞因子、抗菌肽、自噬等相关宿主防御反应进行检测.6-8周龄BALB/c小鼠经口感染300尾旋毛虫ISS534幼虫/只,在感染后7d和14d分别采集小鼠空肠和结肠进行体外培养,通过ELISA方法对IL-1O、IL-12、IL-6、IL-17、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明确
鸡痘主要侵害鸡,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分为两种型皮肤型和黏膜型.发病雏鸡死亡率较高,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死亡率可高达40%-50%.本文报道了2013年8月份在河南汝南县一养鸡场发生的典型鸡痘病例.实验观察了自然感染鸡痘病毒的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及致病性试验对疑似鸡痘感染的病例进行了确诊.感染的鸡临床表现为羽毛杂乱,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多处部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affecting swine production globally.Preclinical identification of PCV2 is very important for effective prophylaxi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