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几个问题的补正

来源 :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以及前人的思想观点,对关于孔子的“野合”问题、葬母问题以及杀少正卯问题进行了论证。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及其提高动机策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机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从时间管理角度分析,使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和Biggs的学习动机问卷(SPQ)为研究工具,对120名中职一年级女生进行调查,进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独生女和非独生女的时间价值感、表层动机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不显著;(2)时间管理倾向各
研究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实践系统上,增加并强调了宿舍社区四级网络的教育,并在社区学校的背景下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教育实践研究,总结了课程目的、组织形式、内容、特色及实践效果等实践经验。朋辈心理辅导培训实践效果对完善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及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面对着文明之间和价值观的冲突;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环境破坏;人与社会的冲突,道德衰退所带来的种种人类现代病;以及国际冲突、民族矛盾、地区争端等等问题和挑战。论述了儒家的普世伦理精神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出建设现代伦理,构建现代社会文明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现代人对“三纲”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民主的肤浅认识,而后者又是深受文化进化论影响而形成。进而从民主观念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顺藤以摸瓜,振叶以寻根,探讨“三纲”被误解的思想根源。
从文化比较的视角看,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学,有着不同于世界诸大思想宗派的四大基本特征:以此世为价值、以道德为超越、以情感为主体、以中庸为至德。本文比较文化的立场,尝试概括儒学之为儒学的四大特质。文章多采披前贤近英之慧识,惜限于篇幅体例,不能尽列其详。其中“法印”一词,本佛家用以评断某学说是否真佛法时的用语。本文认为,文中所述“四法印”当为儒学最根本的内在精神,摈除其中任何一项,儒学必将不成其为
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从“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到同异哲学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了其对于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哲学的发展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两宋理学家处理文道关系的思维特性:正名思维与归元思维,探讨了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建构理学体系、提升理学家的理论思辫水平的重大意义,指出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导致理学家产生复杂性、多样性的文道观主张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节进行全新解读,指出:“女子与小人”是指那些“象小人一样”的“女子”,“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为了强调,孔子特意在“女子与小人”前加上一个语气词“唯”字,突出强调只有这种“象小人一样”的“女子”才是他视为“难养”的对象。孔子思想的逻辑与语言考证反映出来历史事实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五四”以来藉《论语》此章攻击孔子极端仇视妇女,“是女性的敌人”的说法可以休
宋人对圣人形象的揣摩,对孔、颜乐处的追寻,前人关注颇深,然而朱熹不仅留意于此,更扩及孔门弟子的分析与检讨,推究过深,固然有偏颇之失,但检视孔门儒学之传,分析弟子高下,从道统思惟重新定位《论语》,《论语》不仅是了解孔子言行的典籍,更是检视孔门儒学之传的线索。《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彼此衔接,圣贤之间,「道统」相传,儒学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为求了解其中转变之处,本文检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四书类”善本古籍中有部份未经刊布的手书题跋,言简意丰,牵涉到学术史及藏书史的诸多重要人物和论题,笔者将国家图书馆所藏“四书类”善本古籍中未经前贤刊布的手书题跋,加以集录,并对相关论题略作考订,对傅以渐、吴骞、包世臣、王国维等多位学者藏家的生平加以补订,并对惠栋与王应麟著作权的争议提供更多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