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单纯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髌骨关节炎在膝关节周围退行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影像学改变的患者在有症状人群中的比例为53%,无症状的人群中比例为17%,流行病学显示在55岁以上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女性8%,男性2%.该疾病典型的症状为髌骨关节应力位疼痛,髌骨摩擦试验阳性,不合并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症状和体征.目前针对单纯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都缺乏确切的方法,之前有作者主张使用全膝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严重的髌骨关节疾病,这样的治疗是否恰当,单纯髌股关节置换术(PatelloFemoral Arthroplasty PFA)治疗单纯的髌股关节炎是否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之前的研究中存在争议.本文使用单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旨在探讨单纯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单纯的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继而致骨细胞坏死及随后修复,进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甚至塌陷的系列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是目前髋关节常见病难治病,尤其多见于中青年,Mont总结该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常因髋部创伤、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长期大量饮酒等而发生,一旦发生股骨头坏死,如果未经有效治疗,可在1~5年内发展至股骨头塌陷,进而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需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远期可能发生松动而需要多次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为各种终末期膝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1].大于50岁人群中,约4.8%的女性和约3.4%的男性可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中膝外翻畸形约占10%,男女比例约为1∶9[2].根据胫股解剖外翻角(AVA)对膝关节外翻畸形进行分级:AVA5~7°为正常,10°<AVA<15°为轻度畸形,15°<AVA<30°为中度畸形,A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导致中国小儿致畸致残的重要疾病,其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坏死[1],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和髋关节发育病理特点等,进行个性化的选择[2].尽管随着各类辅助技术提高和手术技巧的逐步娴熟,切开复位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仍然是中国DDH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切开复位充分松解软组织,包括关
保肢术是肢体恶性骨肿瘤和部分侵袭性良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目前恶性骨肿瘤的保肢率可达90%以上,而人工假体置换是保肢术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相比于其他保肢方法如瘤骨原位灭活或灭活回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等,人工假体重建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功能满意、自身不会传染疾病或导致肿瘤复发等优点.但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根据国际保肢协会(ISOLS)2014年新修订分类方法,将假
对低位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Ⅲ型)继发骨关节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难度和要求.此类患者髋关节生理解剖结构明显畸形,髋臼侧表现为异常的增厚、倾斜、变浅、直径降低,甚至形成假臼(Fig.0),伴有髋臼周围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以致采用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在真臼位置安放臼杯时,无法获得宿主骨的充分覆盖,造成臼杯初始稳定性不足[1].因此,髋臼的重建是此类关节置换手术的重点和难点.为了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常见病.通过MRI对膝关节外伤伴肿胀的患者评估发现ACL损伤的发生率为0.81‰,其中3/4为体育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损伤[1].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成为ACL断裂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实现韧带的等长重建,此时股骨隧道的解剖创建尤为重要.一些研究表明经胫骨隧道创建股骨
简单准确、经济实用的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减少致死性肺栓塞和降低下肢静脉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的关键.一系列加压超声检查可以精确地诊断或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2项随访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研究显示,系列超声检查正常但怀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0.6%及0.7%.单独系列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时会发生漏诊及误诊,而且有些超声检查是没有必要做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中国50岁以上男性患有膝关节炎发生率约为22.4%,女性为42.1%.目前膝关节的严重程度分级主要依靠X线的K-L分级[2]进行评估,但是一部分X线很严重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说明K-L分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血液指标很少,同时检测多数都很复杂,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需要探索一种能从实验室检
尽管近年来肩关节外科得到飞速发展,但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IRCT)的治疗仍是该领域中极具挑战的难点和热点.当前针对IRCT的手术方案较多,如关节镜下清理、部分肩袖修补、肌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生物补片以及反肩置换术等.然而IRCT组织缺损往往较大、肌腱脂肪变性以及肌腱回缩严重,造成肩袖修补张力明显增加;且肌腱残端质量较差,瘢痕化明显,造成
膝关节周围许多韧带样结构已为人们所熟知,比如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近年来,膝关节外侧区的解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该区域某些韧带的精细解剖尚不明确.前外侧韧带作为膝关节前外侧区的独立韧带,己逐渐被认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3D-CISS序列,并结合MPR和CPR技术,力求准确、清晰地显示ALL,描述ALL与LCL的影像学关系,并为后期研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