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睑板腺功能障碍中医外治疗法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结合健康宣教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睑板腺体、按摩睑板腺有无异常分泌物溢出、主诉症状是否改善或消失及眼表分析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120 眼)气阴两虚型T2DM 干眼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60 眼)和对照组30 例(60 眼).两组均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卡波姆眼用凝胶配合热敷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生津中药汤剂口服.观察两组经过3 个月治疗后眼表症状、BUT、角膜荧光染色、SIT 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73
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笔者运用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干眼症300例,均为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70 例,对照组130 例.其中男性92 例,女性208 例,年龄18 岁至30 岁116 例,50 至60 岁84 例,60-75 岁以上100 例,病程30 天至10年不等.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
目的:探讨复杂性泪道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外伤性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泪囊炎伴眼睑畸形2例,泪点烫伤后闭塞1例,筛窦囊肿伴鼻泪管阻塞1例.采用泪囊切开逆行寻找泪小管断端吻合并眼睑畸形整形、泪囊切开逆行寻找泪点开口并置管术、鼻窥镜经鼻筛窦囊肿切除并泪囊鼻腔造口置管术,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达100%,随访观察3月到半年,均冲洗泪道通畅.眼睑外观整形满意.结论:对于复杂的泪道疾病患者,根据不
干眼(dry eye),又称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表面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可能损害眼表,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慢性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常见症状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或磨砂样感、痒感、灼烧感、视疲劳、粘性分泌物、畏光、眼红、视物模糊或视力波动、难以名状的不适及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眼部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炎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主要包括Ⅰ型变态反应及Ⅳ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结膜炎呈速发型,最常见.Ⅳ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结膜炎呈迟发型.变应原多种多样,有季节性变应原,如花粉、草类、真菌等;有常年变应原,如尘螨、动物皮屑等.庄曾渊研究员归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内有伏热,外感风热引动伏邪发病,风热阻络,卫气不和而见眼痒。治以祛风宣泄、清解伏热。形成经验方清解合剂,
巩膜炎,在巩膜病变中最为多见.根据炎症损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表层巩膜炎具有复发性、自限性;深层巩膜组织的炎症常合并角膜炎和葡萄膜炎,其病情和预后比表层巩膜炎严重,其中少数坏死性巩膜炎极具破坏性,预后不佳;后巩膜炎较少见,诊断较为困难,易导致漏诊、误诊.巩膜炎属中医学“火疳”范畴,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巩膜炎引起的舌状角膜炎中医称为“白膜侵睛”,反复发作病愈后遗留
目的:观察睑板腺挤压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的36例(72眼)MGD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18例(36眼),对照组18例(36眼),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每日进行眼睑卫生清洁和热敷3次,典必殊眼膏每天一次涂抹睑缘,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6次治疗.试验组采用睑板腺挤压器1次/周治疗(均由同一人操作),连续治疗1
本文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并日夜连续配戴角膜接触镜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失治误治导致病情迁延难愈角膜溃疡穿孔3例,在患者不愿进行手术的情况下,籍此为角膜溃疡穿孔的非手术疗法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泪道炎症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诊断泪道炎症的患者26例,显示泪小管、泪囊回声,测量泪小管内径,密切注意泪小管厚度、泪小管回声,泪囊内是否有液暗区,泪囊区是否为囊实性回声.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泪道炎症显示泪小管增粗,回声不均匀,泪囊炎症时泪囊内见液暗区及弱回声光点,泪囊炎症较重时见囊实性回声,泪囊壁彩色血流信号增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捷
角膜塑形镜进入中国已经19 年了.当初这项技术刚引进即迅速的在全国遍地开花,而仅过了2、3 年即惨跌谷底.曾经在眼科界和视光学领域所掀起的波澜至今令人难忘.这项技术经过数年沉寂后的再度复兴,使其在国内各个大中城市推广使用,受益人群过千万众.从以往实际得出,角膜塑形术对阻止青少年近视发展有一定疗效,有其独特魅力镜片的质量和验配充满了挑战。角膜塑形术是医学/医术/技术/艺术的有机结合犹如一把双刃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