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丝测量中温度演进和分布的数值分析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丝法(THW)广泛应用于流体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测量。本工作用一组带适当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二维热传导方程来描述THW测量中的温度演进和分布,结合有限差分法和变换方向隐式法(ADI)对该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进而研究了热丝长度、绝缘层厚度、端部长度和样品物性的影响。对大多数流体来说,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对数成线性关系;而当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系数很大时,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对数不再成线性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提出用于解析两种不同热历史流体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采用混合模型和自定义函数,模拟了用于低温热发电系统中的平板集热器内工质R245fa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以及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并且计算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量以及管内压力对流
会议
本文对一组在冷却塔中的7根螺纹管进行了长时间污垢试验研究。螺纹管几何参数范围是:螺纹数18-45,螺纹角25-45度,螺纹高0.33-0.55mm。污垢是颗粒污垢和析晶污垢的混合物。本文建
会议
本文采用有限容积法,对液下KDP晶体生长过程中溶液的流动和物质输运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溶液进口速度的增大,籽晶的上表面因自然对流而引起的抽吸作用减小,表面过饱和
会议
用一组封闭的迟豫方程来计算湍流应力(t)T和湍流热流密度qT,从而建立起湍流迁移模型,此模型与大量实验结果相吻合,具有普适性。采用此湍流迁移模型对圆管内变物性流体在减速流时
会议
本文采用高速摄像,对内径为1.33mm的竖直向上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气泡核化,生长和脱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气泡直径的增长符合线性规律,管壁对气泡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气泡生
会议
实验研究了R410A-油混合物在5mm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油浓度从0%增长到5%时,在干度为0.9的高干度工况下,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75%~120%。以R410
工质热物性显著影响脉动热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定性分析了工质热物性对临界直径、毛细滞后阻力、启动运行及传热极限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保
会议
针对日益严峻的高功率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扩散焊热翅板式散热器。采用蒸馏水和乙醇为工质,试验研究了真空度、充液率、来流风速等因素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
本文给出了利用梯度磁场分离氧气和氮气过程的唯象描述,导出了氧浓度与磁场梯度成正比和与空气流速成反比的线性关系式,通过计算研究了影响氧气和氮气分离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
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对表面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截断处理,短热丝法测量了体积份额为1.0的乙二醇基含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长度随着球磨时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