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代谢组学探究PFOS对拟南芥的生态毒性及其机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证明全氟化合物能够与蛋白结合,能够激活多种氧化胁迫的酶活机制。然而与蛋白结合后,产生何种分子毒性效应,氧化胁迫机制背景下,其深层次的分子机制如何,至今研究依然匮乏。
其他文献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品中。一些较长碳链的PFASs 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远距离迁移及生物毒性等特点,从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是由蓝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肝毒性[1]。动物机体接触MC-LR 或MC-LR 在机体短时间内的蓄积可导致肝脏等组织和器官的严重损伤,其中通过凋亡导致细胞死亡是其重要毒性机制之一[2]。
声通讯在鸣声鱼类(sonic fish)种内识别、求偶、和繁殖等行为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意义,有时可发挥其它感官系统替代不了的作用[1]。关于环境变化对鱼类声通讯过程中信号传导和接收的不利影响已有少量报道,然而迄今为止极少有人关注环境污染物对鱼类鸣声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了亚致死剂量毒死蜱(Chlorpyrifos)短期暴露(24 μg/L,4 days)对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自主运动、焦虑状态和惊恐反应等行为的影响及其持续效应。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are a class of neutral or non-pola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benzene rings linked in a linear,angular or cluster manner.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电子电器产业市场的迅速膨胀,电子废弃物的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早期对电子废弃物的不合理回收和处理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represented by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are a major kind of new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and also one of the common pollutants in water environment.
在已发现的蓝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MCs)是在水体中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毒性作用最严重的一种,水环境中存在多种MCs,迄今为止已发现的MCs异构体多达100余种。
十溴二苯乙烷(DBDPE)作为十溴二苯醚(BDES)的替代品,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DPE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几乎所有环境样本中都检测到DBDPE残留,包括空气、尘埃、污泥、沉积物、土壤甚至在人乳中.
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requires highly skilled staff and sophisticated equipment.These limitations mak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difficult to perform analysis on-site wit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