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与钢板锁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与钢板锁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0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ROI-C/MC+)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锁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记录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早期并发症(吞咽不适、声音沙哑、血肿和伤口感染等)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的颈部VAS、JOA评分,术后6个月复查颈椎C T平价融合率,X线片评价内植物松动、移位或断裂,术后2年随访采用SF-36问卷评估生存质量.[结果]98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3~ 71岁,平均47.689.54岁;观察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8~77岁,平均50.9210.13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3.6513.79min、107.0121.5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946.62 ml、36.726.9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颈部VAS分别为3.970.62分、4.150.88分,术后颈部VAS分别为1.360.25分、1.550.48分,术前JOA分别为11.282.35分、10.662.91分,术后JOA分别为15.914.41分、15.323.9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不适1例,伤口感染1例无声音沙哑或血肿;对照组术后吞咽不适3例、声音沙哑1例,血肿1例,无伤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O%、10.4%),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融合率(分别为98.0%、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未发现内植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融合率与颈前路钢板锁定系统无异,但更有利于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孟氏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方法:随访2009年4月~2012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孟氏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02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参考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价标准,优68例,良30例,中3例,差1例.结论:本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佳.
目的:观察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将408例闭合性骨折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210例采用三七消肿止痛散与蛋清混合调成糊状外敷局部软组织,每天2次,出现过敏反应者停用;对照组198例不用任何外敷药,观察软组织肿胀、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外敷三七消肿止痛散2~3次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减轻、疼痛减轻,敷药3~5天肿胀基本消退、疼痛消失,
本文介绍自1996年至2003年应用中药外敷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痊愈136例,基本痊愈93例,有效5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6%。必须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水平,一旦诊断成立,便早期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及坐、站、卧姿势,往往能达到优良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应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66例,观察尺偏角、掌倾角、挠骨纵轴短缩长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于六周内骨折愈合并取出外固定装置.平均掌倾角12°,平均才尺偏角21°,平均挠骨纵轴短缩1.5mm.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加克氏针固定治疗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33例,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平均9.2个月)的随访,前臂功能按Grace和Eversmann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达93.9%.结论: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固定相对可靠、功能恢复快、并发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多功能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采用手法复位、多功能固定,疗程平均1.5年,观察采用该疗法治疗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本组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按以上标准进行评定,优64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达89%.结论:本疗法不开刀,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满意,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治疗理念.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采用本院制剂活络骨康丸口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306例403髋,其中男182例,女124例,平均年龄38.5±12.1 (20 67)岁.Ficat分期Ⅰ、Ⅱ、Ⅲ、ⅣV期分别为50、155、138、60髋;左侧216髋,右侧187髋.参照百分法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444个月,平均18±4.5个月.治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腰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疗效.[方法]中山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共8例腰椎肿瘤患者,病理分型,巨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脊索瘤1例,骨肉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2例,乳腺癌骨转移1例,甲状腺癌骨转移一例.最高L1,最低14.WBB分期,肿瘤位于4~8区或5~9区,均为单节脊椎肿瘤未累及相邻脊椎.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及内脏超声、胸片除外转移
会议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nano-sized 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 content on the b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polylactic acid (PLA) composite scaffold was investigated by 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in viv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provided by a novel PLA/nano-sized β-TCP bioabsorbable serf-retain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BCFC) device, and compare i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