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唐墓出土银钗的保护与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这批鎏金银器和银器腐蚀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质脆极薄的镂空鎏金银器在处理上主要采取以化学除锈为主,并借助稳妥的机械方法对于特殊部位的特殊锈进行了个性化处理,以确保鎏金层的完整性和器物的安全.同时在合适的温度下对变形较为严重的器物进行长时间的烘烤,增强其柔韧性,从而成功地对其矫形,最后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的碎渣进行了能谱分析和金相显微结构分析,为该时期银器制作及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根据.
其他文献
“今年我的任期目标全部实现了。这是厂党委保证监督,工会参政议政和职工民主管理的结果……”这番话,是黑龙江省红兴隆机械厂厂长王泉生在第四届职代会上发自内心的肺腑之
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补强加固古建结构是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加固保护技术,该项技术在土木工程加固中已经普遍,它利
南京三国孙吴薛秋夫妇墓中出土木器中有十来片是带有墨书的木简,经过千年的水中浸泡有的已经残损断裂,有的朽烂如豆腐一般.为了对这批木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时保护好这批
出土木质文物的变色分为三大类:微生物变色、化学变色、物理变色.根据对竹简变色研究的经验,本论文采用EDTA螯合剂处理了泗阳汉墓刚出土的一块颜色发黑的木材,使得木材的颜色
饱水木质文物保护,脱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木质文物变色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木质文物变色原因,阐述了对应的脱色方法及其原理.
1993年12月,第三次全国房改工作会议召开;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全面建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试点售房,到上世纪80年
目的 通过瞬时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基因,观察缺氧处理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成活及
2002年3~6月,在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km的汉墓群中的M125出土了大量丝织品.将棺整体运到室内后,邀请了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对出土的丝织品进行清洗、消毒.本文是这次工
纸质文物缺损部位的填补是纸质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作为修补用纸制作技术的延伸,漉嵌工艺这种新型修补方法利用了水通过阻力小的地方(缺损部位)产生沉积的原理,使纤维在大量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装裱也由手工走向机械化.我国于90年代推出了国产装裱机.装裱机由于使用方便,装裱质量好,不用上墙干燥,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很受用户欢迎.目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