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与金融稳定性评估:基于欧美银行业的实践

来源 :教育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压力测试与金融稳定性评估按测试范围和目的可以将压力测试分为微观压力测试和宏观压力测试两大类.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等国的银行业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欧美等国在危机后都开展了以评估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为目的的压力测试,以期对单一银行或银行集团的经营风险以及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健性做出评估。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资产价格和汇率纳入一个统一框架下,分析考虑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最优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宏观经济框架,以最小化央行的损失函数为目标得到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然后实证分析了我国资产价格和汇率是否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对资产价格和
金融危机与金融理论的变迁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肖和麦金农发现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金融压制"现象."金融压制"就是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其主要特点一个是严格限制市场准入,实际上是由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实行垄断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另一个特点就是将实际利率压低为负值.
中国金融安全隐患与未来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未来几十年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这也是学术界未来几十年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有三。一是国际金融转型致使全球金融制度不断变革.从全球金融发展历史来看,银行体系为主的金融体系在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得到完善与修正.二是国内金融转型致使原有金融风险生成与分担机制发生变革。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化转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观念、利益、体制的冲突与摩擦必然危及金融的稳定。
鉴于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世界经济减速,失业率上升;贸易滑坡,保护主义抬头;美元疲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上调,经济结构升级受阻等恶化环境,本文将从世界主要国家利用“货币区”模式来发展其外贸的历程与经验去探析我国外贸发展和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解决路径,保持我国外贸稳定发展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0年以来,中国跨境资本的流动在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与危机发生前和危机刚刚发生时相对比,都呈现出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较危机爆发前相对下降;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格局延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状况有所改善;资本净流入在逐步增加等方面的新的特征。对于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具有负面影响。归纳起来,资本流动失衡的影响有流入资本的产业分布结构与后危机时代中国转变经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汇储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得我们对于外汇储备所存在的规模和结构上的问题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为此,要对我国的外汇储备战略进行积极调整,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解决我国外汇储备间题的根本途径。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探索中,应循着“周边化一区域化一国际化”这样的路径模式,依托于我国长期保持的高速稳定发展的国民经济和政治优势,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所谓的“后危机时期”是指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流动性压力首先来自于危机前过剩的流动性存量,这与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高额顺差有关。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之时,因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一致要求的矛盾,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理解或处理金融安全问题需要认识到一个是金融属于经济
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经济运行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汇率论、储蓄论、重商论、结构论和外资论等几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原因,通过选取人民币汇率、中美储蓄率差额、FDI和美元发行量M2作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的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美元霸权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为了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