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研究:98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中医药防治肿瘤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改良根治术比较,探索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的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保乳术48例,改良根治术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容效果明显优于改良组(P<0.01);保乳组术后发生1例皮下积液,改良组发生2例(2例均发生皮瓣坏死);中位随访时间37.5个月,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和9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和1%。结论:根据保乳手术指征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其他文献
《内经》凝结了祖国医学之精华,蕴含了古代哲学、佛学、道学思想于一体,以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与疾病的预防,以其卓著的医学观影响后世医疗,其中治未病思想尤被后世所重视,以其指导疾病的预防、养生保健及疾病治疗,其与肿瘤的防治关系独特,结合本专业之实际,浅谈《内经》“治未病”理论与肿瘤治疗的关系。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摄情志,平衡心态;合理食疗,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治疗中
目的:观察比较内生场深部热疗联合局部灌注化疗方法与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7例合并恶性胸/腹水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其中热疗联合灌注组64人,化疗联合灌注组53人,分别接受4-6个周期的内生场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灌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热疗联合灌注组”和“化疗联合灌注组”的恶性胸水
目的:探索胃癌在手术、化疗前后气血两虚证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通过对466人1097次胃癌手术、化疗前后患者的前瞻性队列调查,以胃癌气血两虚证为因变量,以临床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气血两虚证发病率为45.76%,其中,术前、术后或术后化疗前、术后化疗后/化疗后分别为31.49%、55.77%、48.71%;从logistic回归分析来看,术前呈正相关的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方对乳腺癌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证候群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益肾调肝方口服,对照组予更年安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积分、临床主症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雌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在治疗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临床主症、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前2天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医临床证候变化、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30.0%(P>0.05);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众多的新化疗药物的不断问世,化疗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新型的HT-3抑制剂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了病人的耐受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化疗毕竟会损伤消化道组织和功能,中医药可以改善化疗患者的厌食症状,并对应用自拟增食方治疗化疗后厌食症126例进行了总结。
目的:观察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合云南白药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疗效,旨在为防治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64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初治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分中药+放疗组(中放组)34例和单放组30例。中药为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合云南白药,自放疗开始第1天至全程结束后4周。放疗为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鼻咽根治剂量D T 70G y。临床症状(口干)评价标准为R T O G
目的:观察茶多酚胶囊与参一胶囊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6例,不等比例随机分成3组,单纯化疗组24例,茶多酚胶囊联合化疗组25例,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组7例。采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化疗方案,茶多酚胶囊联合化疗组、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茶多酚胶囊或参一胶囊,连续用药两个周期,观察疾病控制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丹参(冻干)在恶性肿瘤患者表阿霉素化疗中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采用DE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治疗,两组均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证候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5.0%和60.0%(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不良
目的:初步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肝癌患者证候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长海医院中医科收治的274例次仅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配对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有无癌栓作为分组因素,对患者TACE治疗前后证候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4例次肝癌患者行肝脏TACE术后基本证候中气虚证程度加重(P<0.05),血瘀证有减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