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南缘萨吾尔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俯冲带组分的贡献

来源 :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sb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新疆北部萨吾尔山早石炭世黑山头组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数据.萨吾尔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及其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有少量的玄武岩.火山岩具有均一的初始87Sr/86Sr(0.7094-0.7114),Nd[εNd(340Ma)=6.58-7.60]和Pb(206pb/204pb=18.21-19.35,207pb/204Pb=15.47-15.57,208pb/204Pb=37.93-38.97)同位素比值,指示火山岩来源于俯冲带的地幔楔形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地震面波计算了地震层析成像资料,结果表明,在南海岩石圈及其下伏软流层中,普遍存在北西向速度结构.从南海深度为10 km切面的P波速度结构平面分布图看出,在华南、印支半岛、加里曼丹、吕宋、巴拉望和台湾等陆区,以及南海广阔陆架及陆坡区,P波速度大都在5.5-6.1 km/s之间,说明10 km深度仅达上地壳下部;而北部湾及红河地区、加里曼丹岛的东北角、台湾中北部,这里的速度小于或等于6.0 k
北京西山大灰厂东狼沟组火山岩(约135~130 Ma)由钾质粗面玄武岩、钾玄岩和安粗岩组成,属于严格意义的钾玄岩系列,富集K、Ba等LILE和LREE,亏损Nb-Ta,而Th-U相对Ba、La和K亏损.我们的研究认为,东狼沟组火山岩是玄武质原生岩浆在高压(≈1.5 GPa)条件下分离结晶的产物.岩浆发生分离结晶的岩浆房位于50 km深度(Meen,1990),即麻粒岩相压力条件的下地壳.本文研究燕
在冀北-辽西地区,各个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年代学对比问题是研究者一直关注的.笔者以冀北的滦平、承德盆地以及辽宁的凌源地区、金岭寺-羊山盆地、北票盆地等地区为重点,对各个盆地(地区)中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采样和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测年数据近100个,并同时对样品进行了单颗粒锆石的微量元素分析。
阿尔金地区以巨大的阿尔金走滑断裂而著称于世.近年来,有关该地区古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已证实阿尔金北缘存在一条蛇绿混杂岩带,但在生成环境和时间上还存在争议.阿尔金山北缘蛇绿混杂岩带呈近东西向分布在新疆的红柳沟-拉配泉一线,向东经安南坝、阿克塞至肃北一带变为北东东向沿阿尔金主断裂展布.阿克赛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组成岩石包括超基性岩、辉长岩等,呈透镜状产出,本文研究阿尔金山北缘蛇绿混
现代大洋探测和大洋钻探(ODP)计划的实施,发现了洋盆中复杂的伸展变形构造,如北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大西洋两侧的Nova Scotian海盆、Iberia陆缘和Scandinavia陆缘,以及Juan de Fuca洋脊附近的海底.海底扩张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传统意上的沿扩张中脊新洋壳的生成,还表现为沿平行洋脊方向展布的伸展构造.国外甚至有人将大西洋洋壳的伸展构造现象命名为"大洋变质核杂岩".由此
本文研究区位于河北省赤城县的镇宁堡、吕和堡和七里墩一带.区内古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分布有退变榴辉岩和变质橄榄岩的构造块体,它们均为无根岩块,呈透镜状或团块状产出,与围岩之间呈断层接触,界线清楚.退变榴辉岩岩块大多成群出现,在空间上往往与含铬铁矿的蛇纹岩化方辉橄榄岩(变质橄榄岩)岩块紧密相伴.退变榴辉岩岩块大小不等,大者可达40~50米,小者仅4~5厘米,以吕和堡、七里墩和镇宁堡等地的退
库尔提蛇绿岩位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富蕴县城以北约30 km的库尔提一带,它形成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古亚洲洋弧后盆地环境[1].库尔提蛇绿岩呈两个岩片侵位于早泥盆世康布铁堡组变质岩系中,其中北部岩片主要由具枕状构造的变玄武岩及侵入其中的少量辉长岩、辉绿岩岩墙或岩床组成;南部岩片主要由变质的镁铁质侵入岩组成(包括辉长岩和辉绿岩等),其中的基性岩脉也很常见,在岩片的最北侧出现少量枕状玄武岩.本研究在库尔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位于西藏北部,西起西藏阿里地区的班公湖,经改则、东巧到丁青,转向东南沿怒江延伸到缅甸,在我国境内长达2000多公里,是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班公湖蛇绿岩位于该带的最西端,是东、西新特提斯蛇绿岩带的连接点.班公湖蛇绿岩分为MOR型和SSZ型两套.MOR型蛇绿岩主要由低Cr#尖晶石相含Cpx方辉橄榄岩和具有E-MORB地球化学特性的玄武岩组成;SSZ型蛇绿岩由高Cr
已知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性质与洋壳不同,因此陆壳俯冲过程与洋壳俯冲有哪些不同就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已有的俯冲陆壳折返模型均假设俯冲陆壳与地幔岩石圈脱耦(decoupling)并逆冲折返(e.g.Chemenda et al.,1995;Hacker et al.,2000;Massonne,2005).这一假设是基于大陆岩石圈强度的果酱三明治(jelly sandwich)模型,即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华南尤其是南岭地区的金属成矿作用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其中尤以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与W、Sn、Bi、Mo、Li、Be、Nb、Ta、REE以及U等金属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更为密切.但是,华南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原因仍然没有搞清楚,而迄今为止有关华南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都偏向于二者之间成因上的紧密联系.实际上,花岗岩类(尤其是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金属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