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网绒布印花常见疵病分析与预防

来源 :“佶龙杯”2010年江苏印染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绒类印花织物作为冬季睡衣的首选面料,因选用天然棉纤维具有极佳的吸湿性,且结构疏松织物厚实柔软而倍受消费者的亲睐;但也因多了起绒这一工序,使得其印花疵布种类更为繁多,疵布起因更为复杂。本文具体列出了绒布印花的常见疵布,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溢流染色时化验室复色样到现场中样生产的重现性问题,本文从工艺控制,即盐、碱的加入次序及时间方面进行了探索,得出化验室复色工艺曲线与现场中样生产工艺曲线接近时,重现性较高的结论。
对于不同的颜色(深浅及鲜艳度),由Datacolor电脑测配色系统列出第一次配方后,通过对电脑调方和人工调方的速度和质量的对比及分析,得出Datacolor电脑测配色系统在化验室调方中的指导意义。
节能减排实用染色工艺新技术,微胶囊分散染料的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技术、无盐轧蒸连续染色新工艺、织物和纱线冷轧堆染色、湿短蒸染色、涂料染色轧染新工艺、机织物退染一浴法染色和对节能减排有普遍的相对的环保意义的染化料的改进。
本文介绍了纯棉灯芯绒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用中心旋转法设计了烧碱用量、水玻璃用量和堆置时间三个变量、五个水平值的20个实验。通过分析K/S值二维恒值图,确定了较佳的冷轧堆染色工艺:染深色时,烧碱用量为5.7~8.9g/L,水玻璃用量为96~112g/L,堆置时间为18.8~21h;染浅色时烧碱用量为4.0~6.0g/L,水玻璃用量为86~108g/L,堆置时间为22.5~24h左右。用优化工艺染色灯
介绍了两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工艺,探讨了乙二醛、脲、甲醛原料配比,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合成树脂的游离甲醛、整理后织物释放甲醛量、折皱回复角及强力保留值等测试结果,优化出较佳合成工艺为n(乙二醛):n(脲):n(甲醛)=1:1.10:1.95,环构化反应的pH值为4.8-5.1,温度55-58℃,时间3h;羟甲基化反应的pH值为8.0-8.3,温度65-68
本文利用壳聚糖改性后的产物水溶性羟丙基壳聚糖进行织物整理实验,对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经改性后,结构中的-NH2并未受到影响,改性后的HPCTS保持了壳聚糖良好的抗菌性,且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优于壳聚糖本身,另外,HPCTS具有抗菌性的pH值的适用范围也要宽于CTS。
仿照桃皮绒风格的天丝织物加工工艺,讨论了全棉机织仿天丝面料的加工工艺,重点指出了影响磨毛、抛光和抛松加工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全棉仿天丝织物的产品开发方向。
进行了不同脱胶程度的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试验,测定了皂洗牢度及皂洗后布样的染色深度K/S值,并对亚麻纤维伴生物对染色牢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亚麻织物染色皂洗牢度较低主要与亚麻纤维伴生物含量有关。提高亚麻织物染色牢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降低亚麻纤维伴生物的含量或减少沾色的亚麻纤维伴生物的脱落。
本文通过大、小样试验分析,阐述了诺成克隆(R)NC型活性染料具有染色重现性,工艺稳定性好的特点;通过实际轧染生产总结,说明诺威克隆(R)NC型活性染料具有工艺灵活性,适应性很强的优势;辨证地分析了各类轧染工艺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举例介绍了诺威克隆(R)NC型活性染料的色牢度和对功能性整理剂的色光稳定性,证明诺威克隆(R)NC型活性染料在素暗色系的染色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通过对溢流机纯棉活性染色生产中发生的疵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核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使企业在生产中规避发生类似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