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调管输出回路的模式分析和间隙阻抗的叠加计算

来源 :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军用微波管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调管输出回路不加载滤波器时,其工作模式与封闭谐振腔类似,但有频偏.速调管输出腔与滤波器耦合时,振荡场不局限于谐振腔内,而场的变化分布导致多谐振模式的出现.当各谐振点相隔较近时,工作频带内可能有多个谐振模式,文中认为,这些模式的叠加可使工作频带展宽.文中还分析了阻抗叠加原理,并成功的将其应用于输出腔加载滤波器时的间隙阻抗计算中.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X波段同轴腔注速调管的研制情况.给出了杆控电子枪、TM310模同轴谐振腔和注-波互作用的计算结果.着重讨论在研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电子枪的耐压,调谐和
本文介绍了利用EGUN和ARSENAL软件计算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的电子光学系统的情况,并给出了实际制管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应用于某雷达的S波段宽带大功率速调管.该管在800kW的功率电平下,输出效率大于30﹪,增益大于41dB,平均功率大于8kW,等激励相对瞬时带宽大于
会议
本文简要介绍我所研制的C波段、大功率、高增益、宽频带、电磁聚焦、强迫水冷速调管的设计和实验热测结果.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几年前我们曾研制了一支工作在C波段500脉冲的高次模反转永磁聚焦多注速调管,其峰值输出功率为20KW,在5.2﹪的带宽下,带内最低点效率为20﹪左右[1]。而技术指标要求6.2﹪带宽下效率为2
会议
工程需要一个工作在L-波段,峰值输出功率75kw,带宽6﹪的微波功率放大源。作为选择方案,采用固态器件是首先被考虑,但基于造价的昂贵及效率等问题,选择还是转向了微波电真空器件。当
会议
为提高小型多注速调管高发射密度电子枪的成品率和改善电极间的耐压强度,本文对该高发射密度电子枪进行改进,通过制管实践和环境试验,证明该项改进是可行的,并大大提高了电子
本文开展了一种基于双控制极的新型空心多注电子枪结构及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工作.通过采用杆状内控制极结构可降低其截止负偏压,获得的空心电子注有望提高多注速调管注
会议
△湖北省电力会计学会于1986年11月在沙市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聘请韩学仲为名誉会长,万时荣为顾问。选举赵哲村为会长,杨国敏、蔡达、李恩福任副会长,李信芳任秘书长。△湖
本文主要研究了2.5维软件模拟L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时,考虑不同层电子注之间的差异,以及计算时在间隙处使用假定场和数值场对多注速调管输出特性的影响,并用3维软件对多注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