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井曲线精细化解释煤层含气量

来源 :煤田测井联合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un0412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煤层物性及其富气特殊性,目前还不能靠单一的测井资料对煤层瓦斯含量做出准确的解释,多数是通过统计的方法,结合地区地质经验建立统计关系.本研究中拟通过体积密度测井、声波测井、伽马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及工业分析相关参数,建立统计关系的煤层瓦斯含量解释与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煤田性质不同或煤阶不同的地区适用性强.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对页岩气的解释.
其他文献
元古界成为近年关注的能源领域,冀北-辽西地区发育巨大体积中-新元古界沉积岩,其广泛分布的露头油苗及钻井油气显示,表明曾经有油气运聚.系列研究认为元古界自生油气藏具有勘探潜力.王铁冠院士(1989-1991)在燕山东段元古界下马岭组底砂岩古油藏储层沥青中,检测出C18~23三环萜烷系列(质谱基峰m/z123),经人工合成标样共注和GC—MS分析,确认其结构为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本文以前人发布
通南巴地区发现了中石化在四川盆地第一个陆相气田—马路背气田,马101、103井两口井累计产气4.3亿方天然气,产层为须家河组二段,但有关该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因和来源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在对通南巴地区不同层段天然气进行组分、稳定碳氢同位素和轻烃化合物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因和来源,并结合该区油气地质特征,探讨了海、陆相烃源岩及深大断裂对该区天然气富集的意义,以期对
通过水与KAlSi(,3)O(,8)熔体相互作用分析,建立了水在KAlSi(,3)O(,8)熔体中溶解度的热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在KAlSi(,3)O(,8)熔体中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的依赖性。水在KAlSi(,3)O(,8)熔体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增大至约0.7GPa而增大,之后,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此外,并讨论了水熔体中溶解类型(H(,2)O、OH(’-))与总水量的关系,这与
研究了压力对熔态Pd(,40)Ni(,40)P(,20)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及3GPa压力下凝固的样品的相组成均为初生磷化物及三相共晶(NiPd+Pd(,3)P+Ni(M,5)P(,2))。但是,在常压下凝固的样品中,初生磷化物为粗大的枝晶,并呈现明显的择优取向。而在3GPa压力下凝固的样品中,初生磷化物为均匀分布的类长方体,其尺寸也远较前者小,并呈现随机无规分布。随压力的升高,液
研究了Pd(,40)Ni(,10)Cu(,30)P(,20)大块非晶合金在4GPa压力下670K和770K等温等压退火60min的非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非晶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弛豫现象,弛豫后,在常压下晶化,晶化温度提高了12K。在施加4GPa压力加热670K的实验条件下,共晶点发生了移动,常压下偏离共晶点组成的Pd(,40)Ni(,10)Cu(,30)P(,20)满足了共晶成分要求,其晶化过程中只
将Bi(,2)O(,3)、MnO(,2)、Mn(,2)O(,3)和预先制备的Ca(,2)MnO(,4)(单相)按合适的配比混合研磨后,于4.5GPa和1150℃下恒温压30分钟后淬火,即制得Bi(,x)Ca(,3-x)Mn(,2)O(,7)(x≤0.4)多晶样品。样品经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是单相。
采用石英-柯石英,柯石英-斯石英相变法对YJ-3000t压机样品室的压力进行标定,因为无法进行相变的就位测量,因此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繁琐。实验中发现SiO(,2)玻璃的折射率与样品室压力的对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n=0.0276lnp+1.4666,n为折射率,p为压力,单位为GPa,相关系数r=0.9930。显然,只要知道折射率,就可以利用此方程求出样品室的压力。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工作中,密度曲线是解释煤层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煤层的伽玛伽玛曲线都为高值即低密度异常反应,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可能存在密度曲线呈低密度异常但是并不是煤层的情况.
传感器是隧道地震超前预报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指标也决定了地震超前预报的精度和探测范围.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频带宽、灵敏度高等优点,利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地震超前预报系统在成昆铁路直月山隧道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频宽远高于速度型传感器,初至波起跳点也更容易识别,可为后续偏移成像处理提供更正确的直达波速度,探测结果与揭露情况高度一致,说明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在隧道中采集到更准确
浅层溶洞探测问题已成为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地铁工程建设所要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之一.在面对此类浅地层溶洞探测问题时,仅仅依靠传统的钻探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盲区溶洞探测的问题.井间电磁波CT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在工程物探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地球物理技术方法,本文在井间电磁波CT成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体理论模型,讨论了两个地质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对井间电磁波CT成像的影响.最终利用联合迭代重建算法进行反演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