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波长设置对血清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来源 :第5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暨国际检验与临床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单、双波长对血清酶活性检测结果有无影响.方法 收集黄疸血清、脂血血清和正常血清各20份标本,采用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8种常见血清酶单、双波长设置下酶的活性.结果 黄疸血清、脂血血清和正常血清中ALT、AST、ALP、CK 、CM-MB等酶活性单波长高于双波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γ-GT、LDH、AMY等酶活性单波长低于双波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酶活性时,不应随意变更波长设置,以免影响酶活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 研究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方法 分别收集20例正常对照组、21例HCMV潜伏感染组和27例活动性感染组婴幼儿尿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HCMV 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f);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
会议
Objectiv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2 antibody in Chinese adul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as studied.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n anti-CCP2 rapid t
会议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IP-10和I-TAC的表达水平及与HBV-DNA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 以ELISA法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P10和I-TAC蛋白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P-10和ITAC浓度分别为187.84 ±131.46 pg/ml和151.15±110.87 pg/ml
目的 分析福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状况及基因型。方法 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该菌除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14%;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其中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0%以上。多重PCR法可将大肠埃希菌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B2型17株,;致病性次之的D型有42株,,A型为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