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中药资源概况及发展建议

来源 :第十二次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中药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样方调查法,开展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品种种类、数量等信息,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运用Excel等分析软件,统计药用植物种类、蕴藏量以及不同区域、海拔、植被类型中重点调查品种的分布情况.指出秀山县中药资源发展要加强资源保护,拯救民间医药,优化普查方案,提炼普查成果,帮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现代物流体系,保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黄色、粉色和红色三种颜色五味子果实的质量.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三种木脂素类成分;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Folin-Cicalteus法测定总酚含量;DPPH法测定体外自由基清除率.综合运用上述指标评价三种不同颜色成熟五味子果实质量.结果:红色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多糖含量、总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四个指标均优于黄色和粉色五味子果实.结论:红色五
目的:建立珍珠粉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测定8种不同市售来源的珍珠粉,光谱分辨率为5nm,光谱覆盖范围为440-720nm,空间分辨率为4000×4000.从成像光谱立方体中提取特征光谱,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标准欧氏距离等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其指纹图谱.结果:珍珠粉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用于其品种和质量的鉴定,结果与性状,理化及紫外鉴定结果相吻合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8种含碳酸盐的矿物类中药进行快速鉴别,对其中7种矿物类中药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将样品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OPU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碳酸钙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所建立的近红外聚类分析模型可以准确识别8种含碳酸盐的矿物类中药,预测正确率为100%;建立的碳酸钙定量分析模型在碳酸钙含量为47.61% ~99.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来源柠檬叶中的芦丁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epax Amethyst C18-H(250×4.60mm,51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4nm,柱温25℃,进样量20ul.结果:芦丁在2.83~56.95m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相对标准偏差为2.91%.不同来源柠檬叶中芦丁含量差异明显.
目的:对大花龙胆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大花龙胆花枝进行了鉴别.并对其进行了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大花龙胆性状特征主要从花梗、花萼、萼齿长度,花冠条纹及斑点颜色进行鉴别.显微上,茎横切面主要从皮层、韧皮部的宽度比例进行鉴别;叶表皮细胞主要从细胞壁的增厚方式、气孔轴式和副卫细胞数目进行鉴别;花冠表皮细胞主要从细胞壁的形
目的:阐明白花龙胆基原植物和主流药材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结合野外标本采集与鉴定进行了本草考证,进行了藏医院、藏药厂、药材市场调查,收集并鉴定了20批药材;结果:岷县龙胆Gentiana purdomii Marq.、高山龙胆G.algida Pall和大花龙胆G.szchenyii Kanitz的形态特征符合古今藏药本草记载,是白花龙胆的基原植物.调查表明,大花龙胆G.szechenyii Ka
Objective: Citrus Reticulata Dahongpao fruit peels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different time points from one plant growing in China.The peel oils extracted by hydrodistil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GC-MS
目的:揭示灰毡毛忍冬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品种群体遗传结构特点.方法:采用新型分子标记SCoT对对中国5个灰毡毛忍冬品种(常规种、白云、渝蕾1号、金萃蕾及湘蕾1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运用POPGENE软件计算相关遗传参数,UPGMA方法聚类,结合MEGA5软件生成树状图. 结果:物种水平上,PPB=85.34%、有效等位基因数Ne=1.3479、Neis基因多样度H=0.
目的:放化疗作为临床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其侵袭性和严重的细胞毒作用历来备受关注。骨髓抑制就是其中之一。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DNA修复蛋白(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NR组)、模型组(MD组)、阳性组(G-CSF组)和地榆鞣质组(ST组),每组10只.其中,阳性组
目的:制备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增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溶解度试验和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自乳化载药量、自乳化时间、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靛玉红自乳化处方.以外观性状、溶解度、稳定性及体外溶出度为指标对自乳化处方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类"催化剂"效应的增溶机制假说.结果:靛玉红自乳化制剂的最优处方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