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守变电站图像识别的智能性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将Visual C++的优点同MATLAB的数值运算和图像处理等强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无人值守变电站采集的图像进行一定的智能性处理,其智能性体现在运用三帧差分图像法和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对变电站发生的火灾与非法入侵者的检测,以及运用图像剪切与图像检索对变电站刀闸的状态进行判断,并启动相关报警系统.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判断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或隐患,达到了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及预警的目的.同时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图像识别的智能性研究在硬件及软件方面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粘性气动优化设计平台对某双涵道风扇/增压级进行了气动设计优化.采用NURBS技术对该风扇/增压级各排叶片进行了参数化造型,包括二维叶型的参数化表达以及基迭线的弯、扭联合造型:采用NUMECA商用软件进行了风扇/增压级三维内外涵联算作为气动性能评估指标;基于该风扇/增压级三维内外涵联算,采用iSIGHT优化软件对风扇/增压级各排叶片进行了气动设计优化.在整机流量降低0.3428
目前,军用移动电站采用的大都是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组,由于活塞发动机本身所固有的原因,使得柴油发电机组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与柴油发电机组相比,涡轮发电机组在噪音、振动、排放、电气性能等很多方面都有优势,特别是最近几年,涡轮发电机组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本文按照军用移动电站的标准对回热循环的CapstoneC30涡轮发电机组进行了性能试验,并与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了性能对比,对C30涡轮发电
分析了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暂冲式短周期涡轮试验台的工作特点和运行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类试验台的涡轮性能测试方法;在短周期试验条件下涡轮轴功率测试中必须对转子加速功率,制动功率和摩擦损失功率综合考虑,流量测点应尽可能靠近涡轮以避免流量测量的相位误差;在压力和温度参数的测量中必须考虑测量系统的频响特性。
使用五孔针对沟槽面扩压叶栅下游流场进行了测量,通过与光滑面叶栅进行对比,发现沟槽面能抑制附面层发展和分离,提高叶栅流通能力,减小叶栅总压损失,同时对抑止叶栅表面径向流动有一定作用.通过对不同攻角下扩压叶栅性能的比较,在0°,5°和8°攻角下能得到减阻效果,并在5°状态下得到最大减阻率8.6﹪.在-5°攻角下得到相反结果,减阻率为-3.0﹪。
本文对不同射流注入角的典型单排孔冷却结构的平板气膜冷却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轴线与主流来流方向分别成30°、45°、90°的射流孔板,对它们在吹风比在0.5、1.0、1.5条件下的射流孔下游的绝热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吹风比M=0.5时,三个射流注入角条件下近孔区域都能形成较好的锥形覆盖效果;M=1.0时,三者的下游横向平均冷却效率基本相同;M=1.5
采用直接蒙特卡罗方法(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DSMC),模拟在高进口Mach数的情况下,气体在微槽道流动问题中的运动特性.在模拟的过程中,采用Maxwell气固表面作用模型.通过调节一个系数σ,来分配漫反射条件在气体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对流动的影响.通过模拟对比发现不同的系数值对气体的流动结果影响较大,并且进口Mach数对流动的影响也非常的明
本文提出了在压气机抽气级将传统的机匣抽气的方式改为从静叶吸力面抽气的方式,以便控制抽气级内边界层的流动,从而提高抽气级的气动性能.以某大型多级轴流压气机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讨论了压气机静叶吸力面抽气的可行性.通过在不同抽气流量下3个算例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了通过静叶吸力面抽气改善叶片内的流动状况是可行的.
本文是在风力机的叶尖上通过添加V型平板小翼,改变了风力机周围流场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提高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在风洞实验研究中,分析了小翼在不同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前张角和后张角时风力机稳定运转状况的性能参数,得出了小翼的最优化模型,并摸索出一些规律;同时,根据不同尖速比λ和不同来流风速两种情况下的风力机功率系数C值的变化曲线,探索出加小翼后对风力机的偏航特性.实验表明小翼对风力机在某一特定范围内起到
东莞石鼓地区地下埋有大量孤石,不利于桩基础施工,本文从多方面阐述桩基础选型,供建设方、设计、监理等单位借鉴、参考.
本文简述了2005年7月发布实施的的建材行业标准JC/T950-2005的编制背景、编制目的和意义,详细说明了标准条文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