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患者的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更新发现迅速,但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高于其他疾病。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治疗及其死亡对家属带来的影响也日趋得到重视。肿瘤护理的专业化发展,为患者提供社会、身心的全面照顾,缓解疼痛以及其他痛苦症状,成为姑息护理的重要任务[1]。现将姑息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归纳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在护士分层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层,探讨二次分层管理模式在胃肠肿瘤专科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培训前调查并结合护士实际工作能力将分层护士进行二次分层,并根据二次分层结果制定符合次层级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收集培训完成前、后1 年时间内的专科考核数据,统计分析所得资料。
目的 疼痛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科学在发展,医学在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治疗癌症的手段日益先进,但疼痛依然伴随着癌症患者,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采用最佳时限进行口腔护理措施对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使用前瞻性研究,将我科收治的120 名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分别采用最佳时限进行口腔护理以及传统时限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均实施相同的口腔护理操作规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目的 总结1 例罕见的前列腺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行全盆器官切除术及乙状结肠双造口术的护理经过,目的是为今后护理此类病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总结1 例罕见的前列腺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行全盆器官切除术及乙状结肠双造口术的整体护理经过,目的是为今后护理此类病人提供参考依据。该患者通过手术将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于乙状结肠盲端近侧,并将吻合处置于腹膜外,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腹壁现一处上下共存的双造口,其中上
目的 本研究将探讨三位一体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旨在为门诊癌痛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8 年1-12 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癌痛患者121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应用于门诊癌痛患者中,评价并比较患者首次门诊及门诊4 周后的疼痛强度、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
目的 总结各类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质子治疗时的护理经验,减轻患者治疗的急性反应及心理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2 月以来我院质子治疗中心治疗的42 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6 例,扁桃体癌11 例,舌根癌16 例,咽喉癌9 例,其中男性28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62岁。
目的 抚触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我国于1998 年引进此项技术,已应用早产儿及新生儿,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构建癌症患者抚触部位及具体操作方法,再评价抚触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水平的应用效果。
目的 日间病房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新型治疗模式,介于急诊与住院部之间的诊疗模式,本研究立足妇幼专科医院特色,探索并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妇科肿瘤放化疗日间病房诊疗模式,缩短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目的 研究对患者病情的关注程度在患者紧张情绪上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8 年3 月-2018 年6 月胸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流程上减少对患者病情的关注,①与患者术前沟通交流或术前访视时,在人员上精简,去除掉跟随的见习医师、实习医师、见习护士和实习护士,确保主治医师每天最多与患者沟通一次,其他主要人员与患者最多沟
目的 探究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6 年9 月到2018 年9 月我院接收的90 里肿瘤PICC 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 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