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脉选穴与用针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藏医,印医(印度传统医学)、中医三者脉诊合参、将五运六气的变化与臓腑経络的变动直接与经络五行要穴连接、达到按脉选穴用针简捷,调脉平脉而致守神不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
  脉诊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世人心情浮躁,急功近利,往往学习半天,却无门径可入。笔者将跟师感悟总结为三重境界,希望能对脉诊爱好者有所启迪。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特异技术之一,学好脉诊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更能准确把握治疗的方向,于己于人皆有利益。本文即是通过病案的格式介绍笔者临证中些许脉诊感悟。
  根据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涩脉作为中医脉诊中的一种脉象,反应人体不同的心理生理状态下的病理变化,有助于人类生理及心理疾患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脉诊的躯体定位法有多种,当根据不同的脉象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期获得更多的疾病信息。笔者在广泛搜集历代医籍相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导师齐向华教授的临证经验,将脉诊的躯
  心脏、血管及血流三者结合共同形成血行及脉动。外邪、饮食、劳倦及情志等因素会对血行和脉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这些影响能够一览无疑地反映在脉象上,这就使得中医脉诊
  自古以来,各种文献对妊娠脉象的论述不一而足,笔者通过《中华医典》查询相关资料,按照朝代先后梳理文献中对妊娠脉象的论述,整理历代医家对妊娠脉象的认识。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是指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挠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由来已久,本文就脉诊的起源及影响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高压”环境的加剧,“精神萎靡”脉象出现的频率逐渐升高。本文对“精神萎靡”常见的脉象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发现此类脉象以弦脉、细脉、微脉为主。这一结论将
  讲述了笔者发现和渐悟全新中医血压脉象的过程,并详述血压脉象的诊断方式和笔者对高血压的中医病机的看法。
  阐述全息理论与中医理论之间的联系,并从全息理论系统、全面地阐述脉诊结构上、功能上的全息性、心理脉诊的全息性及“天人相应”脉象的全息性,为临床脉诊及治疗提供理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