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通过手术,关节恢复一定的活动度才能再从事一些活动.例如,在平地上正常行走,膝关节需屈曲70度.大多数情况下上楼梯时需膝关节屈曲90度(取决于台阶的高度).下楼梯则需要100度,这样才能使后腿回收时不会受到楼梯的影响.如果没有上肢辅助,从一般的椅子上起立时需膝关节屈曲105度.因此,应尽可能使患者TKA术后获得最大的关节活动度.TKA术后有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膝关节僵硬,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术前的关节活动度、所用假体的设计构造、手术技术、术中膝关节囊闭合后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的锻炼,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等,同时患者的情绪、性格也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当患者膝关节僵硬并且胫骨假体位置尺寸合适,关节线位置正确和没有髌骨低位的情况下,才考虑单纯翻修股骨假体。翻修股骨假体有助于医生根据术中情况增加屈伸膝间隙,并且单纯翻修股骨假体比单纯翻修胫骨假体技术要求低。能够完全暴露并松解后关节囊,纠正假体位置不良和力线异常,可使用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后交叉韧带稳定型或CCK假体)。翻修术后的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应遵循33个基本原则:(1)保护骨性结构的固定和软组织重建;(2)减少伸膝装置的张力;(3)循序渐进、安全的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避免膝下使用枕头以免造成屈曲挛缩。根据手术方式、术中所见和膝关节重建类型决定负重时间和主被动活动类型。股四头肌成形术后的康复与标准髌旁人路的相同。其他手术方法(胫骨结节截骨术、Coonse Adams)须使用支具伸膝位固定6周,逐渐调整施加于伸膝装置上的力量,避免主动伸膝和直腿抬高锻炼6周。6周后间断性佩戴支具,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缝合桥双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协和骨科医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应用关节镜下缝合桥双排固定技术治疗的48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术后效果(男24例,女24例,术时平均52.3岁).关节镜下将撕裂按大小分组.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休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断裂的前交叉和后交叉韧带及修复膝关节内部结构,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膝关节脱位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2~58岁,平均42.5岁.按照膝关节脱位的Schenckf分型标准KD-Ⅰ5例,KD-Ⅱ11例,KD-Ⅲ10例KD-Ⅳ1例,KD-V1例.结果:按照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入院时平均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10年10月,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6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3~55岁,平均29.6岁.左膝15例,右膝11例.按Meyers-Mckeever-Zaricny;骨折分型,Ⅰ型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在处理半月板时予以固定),Ⅱ型7例,Ⅲ型10例,Ⅳ8例.其中13例采用空心螺钉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纤维强直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处于纤维强直期的强直性脊柱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和传统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行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红外热像检查进行比较.结果:银质针组治疗后1周及3月VAS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评分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治疗后1周红外温度较治疗前、对照组差异
目的:在关节镜微创条件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使关节面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方法:在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11例.结果:所有病人的关节面均达到解剖复位,经随访4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疗效满意.结论: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方法切实可行,疗效满意.
目的:介绍应用肩部双切口微创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采用肩部微创切口喙锁韧带重建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23~57岁,有明确外伤病史1~14d,平均4.5d.术后悬吊制动4周再行康复锻炼,术后3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切口一级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人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03月至2015年03月,选择48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50~65岁,平均(56.5±2.9)岁;左膝22例,右膝26例.48例平均屈曲角度(100.05±11.03)°术前Lysholm评分(53.85±4.45)均采用内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所替代.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但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囊粘连和萎缩,软化瘢痕,是术后膝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康复锻炼应遵循个别对待原则、全面训练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一定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方法.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0~45岁,平均29岁;病史3~14个月,平均8.3月.所有患者均诉膝关节明显疼痛,关节不稳打软腿,无法进行正常体育训练.术前lysholm评分为56分.关节镜检查示:28例患者的前交叉韧带均有挛缩和不同程度吸收,伴内侧半月板损伤1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28例均行关节镜下
膝关节细菌性感染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从0.1%-2.25%不等.而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感染最关键的就是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尤其是在术后早期,及时做出诊断更利于彻底消除感染、保护关节软骨和保留移植物.目前用于诊断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不甚理想.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在对感染进行诊断时常常需要对C反应蛋白和血沉进行监测,因为这